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合理安排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场地、器材、时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希鹏

  摘  要 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校园体育环境,创办新时代体育特色教育,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加大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力度。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如何安排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场地、器材、时间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场地;体育器材;铅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9-0097-02
  1 前言
  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中,对训练场地、器材、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可以更好地保障训练效果。一直以来,由于受教育资源条件的限制,体育特长生训练容易出现训练时间不合理,场地、器材同时占用的问题,从而对训练效果造成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合理安排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场地、器材、时间提出相关建议。
  2 合理安排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场地
  体育训练主要是在操场上完成,因此,场地的合理安排就显得至为重要。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依据训练人数安排训练场地  初中体育教练人员在对特长生进行训练时,要根据训练人数的多少,合理安排各种可行的练习活动,从而高效地利用训练场地。如在带领体育特长生训练排球技术时,学校只有一块排球场地,若是40人同时进行训练,场地的选择安排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训练过程中,除安排一部分学生站在排球场地内进行隔网对传外,还可以安排另一部分学生在空场地上进行不隔网对传[1]。若是有60人同时进行训练,场地的训练安排方式还需要做出改变。由于分散到球场外的特长生也许会更多,对场外学生如何规定活动范围,也需要体育教练人员提前做出规划。
  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发现,场地的安排需要根据训练人数确定,训练人数越多,场地的安排就越困难。为此,在实际训练之前,体育教练人员一定要了解同一时间有多少体育特长生参与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场地选择的科学性。
  依据训练内容合理安排场地  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场地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课程安排内容确定的,训练内容不同,选择的场地也会不同。以铅球训练为例,教练人员可以结合铅球运动的特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展开训练,具体的安排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方式是让参与训练的体育特长生站成四列横队,通过依次投球、捡球的训练方式,在有限的场地之中确保所有的体育特长生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锻炼。这种场地利用方式还非常便于教师辅导、学生学习观摩。
  第二种方式与第一种方式学生的站队队形相同,但铅球的投掷方向不同,其中前两列的学生交换向前投,后两列学生交换向后投,依次利用有限的铅球训练场地,为体育特长生增加训练次数,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为体育特长生增加练习密度。
  第三种方式是将铅球场地划分为四块,让体育特长生在这四块场地之中分组进行练习,这也是妥善而合理安排场地的一种体现。运用这样的场地训练方式,可以帮助体育特长生增强对铅球动作要领的认识与体会。
  遵循“四最”原则,合理安排场地  在教练人员带领体育特长生进行训练时,训练场地的选择还应该符合“四最”原则,即最节省、最安全、最合理、最高效。
  最节省主要是指要充分利用场地,尤其是在小场地中,要每一个角落都利用到。
  最安全是教练人员在选择训练场地时必须要树立的一种意识,无论场地大还是小,都必须要进行安全规划,这样才能确保体育特长生在进行训练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发生伤害事故。
  最合理主要是指在满足安全和节省的前提下,要确保选择安排的训练场地是便于教师观察指导的,这是场地布置最低的要求。
  最有效主要是指尽可能发挥场地最大限度作用,做到同一场地多种功能利用,从而更好地满足体育特长生的训练需求。如篮球场地并不一定只可以用于篮球运动训练,铺上垫子,还可以进行健身操训练,
  3 合理安排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器材
  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中,必备的资源材料、体育器材的合理有效安排,也会影响最终的体育训练结果。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器材安排要考虑细节  在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器材安排必须要考虑细节,有时一个很小的细节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发生训练安全事故。如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体操训练时,踏板的安放位置就会对最终的训练效果产生影响。教师在为学生做示范时,若是踏板离得远一些,做出示范的难度就更高;而若是踏板离得近一些,做出的技术动作就更标准规范。因此,教师应根据想要实现的训练效果及学生的身高情况,在训练过程中适当调整踏板的远近。除踏板外,跳箱也是如此,对跳箱的高度选择及距離设置,教师都应该细致考虑。只有从细节入手,确保训练器材投入的科学合理,才能更好地保证训练效果。
  善于开发、改造器材  现阶段,很多初中学校在体育教育资金方面存在短缺,导致体育训练器材不足或短缺,这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笔者认为,初中体育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训练需要,自主开发、改造器材,这也是教师合理安排体育器材的一种体现,可以更好地为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提供保障[2]。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就地取材,利用废旧布、沙子等制作沙包,利用废旧轮胎作为田径运动训练中的障碍物和负重物,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就地取材、改造器材不仅弥补了体育器材短缺,还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图1为笔者训练中带领学生制作、开发的体育器材。
  正确使用体育器材,提高体育器材利用率  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中,教师合理安排体育器材的重要体现,还在于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器材。如在学生实际训练前,教师应该将相关器材的使用方法告知学生,并在学生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训练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进行科学训练提供保障。此外,还应该合理高效地看管保护特长生训练中使用的器材,确保每次训练结束后,对相关的器材一一检查收放。笔者在训练过程中专门设置器材保管员一职,由学生轮流担任,对器材进行保管登记,在这样科学有效的管理下,特长生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4 合理安排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时间
  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中,教师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可以解决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有效保障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果。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分时教学  在对初中体育特长生进行训练时,分时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可将学生的训练时间错开,避免资源占用冲突。具体而言,分时训练即将训练时间分成两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两个半小时,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训练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田径、篮球、武术、健美操四个训练队,训练时间为15:00—20:00:15:00—17:30,对田径和篮球体育特长生展开训练;17:30—20:00,对武术、健美操体育特长生展开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将时间错开,将学生分开,化整为零,每个训练时间段内参与训练的学生只有20~30人,无疑为教练人员的训练管理创造了方便,同时提高了场地和器材的利用效率,因此是一种是可行的训练时间安排方式。
  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即在训练过程中将体育特长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且在每个小组之中选出一名运动素质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从而带领学生分组展开训练。这样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分组轮换训练的方式,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同时,由于每个小组人员较少,也便于每个学生按时完成相应的训练计划。
  以体育特长生篮球运动训练为例,初中体育特长生若要提升篮球运动传球、运球、投球、持球四项基本技能,就必须要加强训练[3],但由于学校篮球场地的限制,体育特长生同时训练往往是不可能的。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训练的方式,如将学生分成“传球组”“运球组”“投球组”“持球组”,在训练过程中,“运球组”“投球组”的体育特长生可在篮球场地中进行训练,而“传球组”“持球组”的学生只需在普通场地中进行训练即可。这样在同一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多项训练内容,无疑是教师合理安排训练时间的一种体现。
  分段教学  所谓分段教学,主要是指将训练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间段,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这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避免场地、器材的局限,从而为体育特长生的科学有效训练提供保障。如学校将体育特长生的体质训练时间安排在5:00—7:30,时间一共为两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就可以按照30 min为一个时间段的方式,将整个训练时间划分为五个时间段,然后在每个训练时间段内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场地和器材。例如:5:00—5:30,30 m加速跑;5:30—6:00,30 kg杠鈴连续蹲跳10次;6:00—6:30,两头起30次;6:30—7:00,负重30 kg杠铃弓箭步交换跳50次;7:00—7:30,负重60 kg杠铃深蹲五次。这样的分段训练时间安排为学生科学有效训练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铭.如何才能保证体育特长生的冬训质量[J].田径,
  2018(11):9.
  [2]赵腾浦.濮阳市区中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状况与分析[D].河南:河南大学,2015.
  [3]胡佳军.如何合理安排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场地、器材、时间[J].田径,2015(3):12-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