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ST视域下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设计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网络研修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师研修形式,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从PST理论视角构建了“五阶段两层次”网络研修模式,包含理论学习、课例点评、协同备课、主题研讨、总结收敛阶段。以高中生物教师研修工作室为例实施了研修活动。实施效果采用了实验研究,对教师群体TPACK水平进行前后测分析,结果发现差异显著,表明研修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最后文章提出要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宗旨、营造网络研修参与式文化氛围、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聚焦研修主题开展多维深度互动、邀请学科专家引领并及时评价研修活动、规范网络研修工作室的组织和管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研修模式;PST;TPACK;课例点评;协同备课;主题研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5-0036-05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教育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教师网络研修成为与传统集中教研并重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之一。集中教研是教研组织者组织学科教师在指定时间、集中地点进行研讨,具有时间、空间、引领、共享、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1]网络研修是基于网络环境开展的教师教研活动,具有虚拟性、开放性、民主性等网络社会特征,突破了传统教研的框架,使研修活动主体突破教师圈、研修环境突破地域圈、研修内容突破学科圈、研修组织突破领导圈。[2]为了提升教师研修质量,国家出台了政策支持教师研修活动。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中提出,要依托网络研修社区,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3]同时,基于已有网络研修文献及实践调研,发现当前网络研修还存在以下问题:网络研修模式缺乏有效理论支撑;学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互动频度及深度不够;网络研修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还比较欠缺。[4][5]因此,文章在PST理论[6](教学法——社会交互——技术支持)的指导下,在某开放网络研修环境中,构建了网络研修模式并进行实证研究,為提升教师网络研修质量提出了策略建议。
  二、文献综述
  1.网络研修及研修模式
  网络研修是基于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一种新型研修形态,主要活动有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7]包括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跨越时空地域的限制、非实时地借助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专业学习活动。[8]本研究团队基于活动理论、混合学习理论构建了教师混合式培训中的主题研修活动设计模型[9],并在认知学徒制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以活动序列为支架开展研修活动,实施效果比较好。[10]以往网络研修主要是基于国培项目实施的,是自上而下的培训式的网络研修活动。教师教育的常态发展,还是要依靠教师自发组织的网络研修。因此,本研究提出网络研修是教师教育未来的主要形式,是指导学科教师合理有效地开展网络研修的方案或者流程图,要清晰呈现网络研修中的要素、具体步骤、条件及注意事项等。本研究中的网路研修开展主要是教师共同体自发自主依托某开放网络研修平台,邀请同学科教师,组建学科研修室,就真实情境中的学科教学问题与其他教师、研修员、专家等进行多向交流讨论,实施课例点评、协同备课、分享教学资源等互动研修活动。
  2.PST理论及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PST理论是基施纳(Kirschner)教授在2004年基于加里森 (Garrison) 等构建的 CoI(Community of Inquiry)模型而产生的。他认为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应将教学功能、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提出了适合对网络教学环境进行设计与评价的PST理论,包含教学法(Pedagogical Affordance)、社会交互(Social Affordance)和技术支持(Technical Affordance)。[6]教学法(Pedagogical Affordance)是网络学习环境区别其他网络社区的关键要素,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在给定的教育情境中采取的方式与手段。它涵盖了支持和满足学习者需求和学习意图的资源和活动,可以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各种教学法的支持。[6]社会交互(Social Affordance)是网络学习环境中促进学习者进行社会知识建构的关键要素,为了促进社会知识建构,需要提供各种交流工具以及促进有效在线讨论的机制。交流工具包含同步(聊天室和视频会议)或异步(讨论论坛和电子邮件)设施。在线讨论机制中的关键要素是主持人的组织调节能力,包含基础规范的建立、参与者积极讨论的鼓励手段、讨论进度的监督和讨论信息的支持。[6]技术支持(Technical Affordance)是网络学习环境中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关键要素,为了促进有效学习,要求网络学习平台具有技术的可用性、易用性、艺术性,用户体验的舒适性等。[6]国内外学者对PST理论进行了应用研究,新加坡王其云教授基于此理论构建了能促进教师协作学习、知识建构和社会关系建立的“新加坡在职教师网络教学系统”,并设计开发了包含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社会交互工具的设计和选择,及技术环境的设计和整合等内容的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评价工具。[11][12]国内学者基于此理论设计和评价了网络学习模式及网络学习系统,丁继红等构建了“异地视频互动”社群学习模式,[13]蒋志辉等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14]刘清堂等对智能导师系统——句酷批改网进行了评价研究,[15]以上研究表明PST理论对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与评价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此理论可以构建各种网络学习模式。教师网络研修也是一种网络学习,文章尝试将PST理论应用到网络研修环境中,构建网络研修模式并探索提升教师研修质量的策略。
  三、PST视域下“五阶段两层次”网络研修模式的构建   网络研修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分别是良好的环境、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研内容以及促进教研目标达成的有效活动方式。[16]因此,研究团队在PST理论的指导下,借鉴了学者黄柳青关于教师研修互动策略[17]及汪晓凤等关于研修过程的思路,[18]构建了“五阶段两层次”研修模式,如图1所示。研修模式图中最核心的箭头符号,代表研修目的是促进个体专业化发展及教研共同体专业发展。教研共同体在研修开始前就要构建,在集体协商研修方案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师同侪互助的意识以及营造教师同侪互助的氛围,增强成员的信任感及归属感,将促进教研的有效性、针对性等。[19]研修模式图的外圈是网络研修环境的技术支持,体现出信息技术对网络研修的支撑力量。研修模式图的中间是教学法和社会交互要素。教学法体现了研修的五个阶段内容,从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的研修活动的深度是逐步推进的,每阶段研修活动的设计都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并在PST理论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社会交互部分体现了研修过程中社会互动的频度发展过程,从开始的表明观点,到后续活动中同伴之间的分享、归纳以及质疑,依靠社会交互的支持,反映了研修的互动质量。下面介绍了研修过程的五个阶段。
  ①理论学习阶段:网络研修开始,研修组织者要应用网络研修平台中的“共享”功能,推送符合研修主题和教师实际需求的资源。成员自主学习阅读材料,撰写笔记,并可以随时发帖表达学习观点以及疑问。②课例点评阶段:网络研修过程中,研修组织者提供一些教学案例供教师学习和点评。案例的选择应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针对单一知识点的优秀微课案例或者教案。成员先进行视频或者文本案例观摩,随后针对课例点评进行发帖交流互动。③协同备课阶段:研修组织者和成员协商确定本学期将要磨课的教学内容,成员轮流担当磨课的主备人,其他成员就是协备人。经过多轮打磨,在组织者引导下,最后形成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④主题研讨阶段:研修组织者在确定研讨主题时要针对当前教学中讨论的热点、难点问题,还应结合前三阶段的研修主题开展持续探讨活动,设置完善的研修方案,引导成员积极参与讨论,采用奖励技术,鼓励成员积极反思并在平台上发帖和回帖,促进成员之间的深度互动。⑤总结收敛阶段:在此阶段每位教师记录研修收获,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撰写研修心得体会。研究模式中,可以看出协同备课、主题研讨、总结收敛是研修的深度互动阶段,成员的活动不仅包括简单地表达观点,还要对每个主题进行教学設计和反思。成员还将对同一个设计提出修改方案,承担协同备课的责任并发帖进行分享交流。最后研修组织者发布教研共同体的集体成果,成员形成自己的反思报告,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PST视域下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实施的效果
  1.实施平台和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我国免费开放的某网络研修平台环境,是在“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基于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政策建立的。网络研修活动主要体现在“研修模块”,该模块包含 “协作备课”、“课例点评”、“主题研讨”等三类活动,具体实施原则遵循上文的研修模式方案。协作备课,包含主备、协备、自备、晒课、反思、总结六个阶段进行打磨备课。课例点评,网络研修组织者上传视频资源,成员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六个维度进行评课打分以及点评。主题研讨,针对当前教育领域或学科教学范围内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发起主题讨论,并邀请成员通过发帖、回帖和评论进行交流互动。[20]应用PST理论对该网络研修平台进行分析,发现理论学习、协作备课、课例点评栏目都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提供了教学法的支持;平台存在社会交互支持,比如主题研讨中的讨论区、课例点评栏目中的打分区和点评语等,如图2、3、4所示。同时该平台易于操作、界面友好、系统稳定、资源丰富,课例点评雷达图中的图示化评价等为教师的研修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支持研修的深度互动。综上分析,网络平台的研修环境比较适合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提升作用。
  为解决高中生物教师线下教研时间少、互动不积极的问题,利用本团队设计的网络研修模式,选择11名教师参与平台上创建的“万源生物研修室”,开展网络研修活动。网络研修模式的有效性测量,主要通过教师的TPACK 水平来表明研修效果的变化。
  2.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参与网络研修的高中生物教师,人数11名,学习“同课异构”的网络研修等理论知识和政策文件。先组建研修共同体,熟练研修平台的操作,选择高中生物科目中的高考难点“染色体的变异”及相关内容,协商设计研修方案,按照“五阶段两层次”网络研修模式”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网络研修,时间是2017年3月到5月。研修效果的测量,主要采用Schmidt TPACK 水平量表,对其中有关社会学、文学以及科学的题目进行删除,同时结合高中生物教师的特征,进行翻译、改编、试测后完成。[21]量表共包括 27 个测试项目,具体题项分布如下:C(3项)、P (6 项)、T(4 项)、PC (5 项)、TP(3 项)、TC(3项)、TPCK(3项)。实施前和实施后,给11名教师发放设计好的教师发展问卷,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方式对教师TPACK各维度前后测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果显示,后测中的 TK、PK、CK、TPCK、TCK、TPK、PCK七个因子水平均值显著高于前测,由P值看出差异非常显著。表明基于PST理论的五阶段两层次网络研修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参与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基于该平台的网络研修环境满足了教学支持、社会交互、技术支持三个功能。但是,教师也提出希望研修中能够加深层次互动交流,研修中能得到组织者的引导。总体上,教师对网络研修实施感觉满意,认为提升了生物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解了染色体变异的知识、教法和技能。
  五、提升教师网络研修质量的策略   1.遵循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宗旨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丰富、优化的过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外显化和增长是网络研修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期望通过研修平台的互动交流能得到启发并产生新的观点,但教师发现经常陷入低层次的互动。因此,要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维度的总目标,引导和促进教师展开深入交流互动,并在交流中提升自我。
  2.营造网络研修中的参与式文化氛围
  参与式文化主要强调让各个成员主动自觉地参与网络研修、表达观点,并倡导自由化、公开化、平等化的研修文化氛围。研修共同体的组织者应倡导、鼓励其成员积极参与每次研修活动,并在活动中坦诚交流。还应建立外部政策机制进行干预,比如政府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应该鼓励和奖励教师应用公共网络研修平台进行专业提升。
  3.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含教师的信息素养、计划与准备能力、实施与监控能力、评估与诊断能力、学习与发展能力。[22]因此,在网络研修实施之前,要对与网络研修相关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进行讲解,提升教师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理念、知识、自我效能感。然后对网络研修平台的功能及操作流程要进行详细讲解以及示范演练,在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信息化呈现、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教学法等方面,给教师以讲解并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实施研修技术的能力。
  4.聚焦网络研修主题,开展多维深度互动
  研修组织者开展各阶段的互动活动,都应围绕事先确定的研修主题开展。研修主题的选择和设计在研修组长的带领下可以和成员协商制定,并供成员进行菜单式选择。每阶段建议围绕同一研修主题设计活动,各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的互动层层深入,确保研修的顺利开展。
  5.邀请学科专家引领并及时评价研修活动
  研修工作室内需要引入专家成员或学者,充当研修组长或评论者的角色,对提升教师群体研修能力非常有效,可以促进研修的深层次讨论,还可依靠专家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成员参与活动,促使研修成果达到较高的水平。
  6.规范网络研修工作室的组织和管理
  平台工作室的组织管理者要担起研修管理的责任,制定工作室规章制度,做好工作室的日常维护协调工作。研修组织者要在工作室内营造一种积极参与、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并以个人魅力,比如出彩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的感染力、思想的引导力、行动的示范力,增强成员对工作室活动的关注度,增强成员对工作室及其他成员的信任度和归属感,最终形成一种乐于参与、主动贡献的教师研修共同体。
  六、结束语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因此,教育者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要改善教师资源供给。[23]文章在网络研修文献基础上,在PST理论指导下构建了网络研修模式。以高中生物教师为例,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实验研究并进行了模式的实践应用,通过教师TPACK的变化以及访谈,发现经过网络研修,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所提升。文章结合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为网络研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此研究结果丰富了网络研修模式,为未来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供了思路和实证案例。
  参考文献:
  [1]赵才欣.有效研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6-7.
  [2]张捷.网上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3(2):53-54.
  [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EB/OL].http://guopei. Ncet. Edu. cn/detail- announcement - 10590.Html.
  [4]戴心来,任丽燕,谌亮.WIKI环境下网络教研的交互机制与活动路径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2):52-55.
  [5]熊才平,杨薇薇.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J].教育研究,2010(4):80-84.
  [6]Kirschner,P.,Strijbos,J. W.,Kreijns,K. etal.Designing Electronic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4(3):47-66.
  [7]肖正德.網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33-36.
  [8]黄慧芳,辛一君,俞树煜,李自青.我国教师网络研修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5):34-41.
  [9]刘清堂,张思.教师混合式培训中主题研修活动设计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11-117.
  [10]张思,刘清堂,熊久明.认知学徒制视域下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84-89.
  [11]Wang Q.Designing A Web-base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09,17(1):1-13.
  [12]Wang Q. A generic model for guiding the integration of ICT into teaching and learning[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8,45(4):411-419.
  [13]丁继红,熊才平,刘静,马佳佳.PST视域下教师社群学习的模式的分析与重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5-42.
  [14]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6):46-54.
  [15]刘清堂,黄景修,雷诗捷,吴林静,毛刚.PST视角下智能导师系统的设计与新发展——以句酷批改网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5):81-87.
  [16]杨卉,王陆,张敏霞.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设计模型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56-60,76.
  [17]李娟.论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6(8):44-47,80.
  [18]黄柳青.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互动策略模型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19]汪晓凤,陈玲,余胜泉.基于实践性知识创生的网络教研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16-22.
  [20]王珠珠.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数字资源中心建设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7.
  [21]Schmidt,D.A.,Baran,E.,Thompson,A.D.,Mishra,P.,Koehler,M.J.,Shin,T. S..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Preservice Teacher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9(2):123-149.
  [22]祝智庭,闫寒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5(9):5-10.
  [23]王定华.关于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政策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6):3-9.
  (编辑:王天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6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