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对于高中教学加强重视,特别是地理教学,主要由于其教学难度与学习难度均较大,因此,教师应对地理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索。在其中融入比较法的应用,学生可以明确不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有较大作用。本文是针对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的概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运用
引言
教育改革前提下,学校需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温馨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乐趣。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比较丰富,使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学生可以对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增加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欲望。本篇文章笔者是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一、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点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很容易兴趣不高,究其原因多数学生是因为一节教学的断节以及不理解,造成后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教师应创新教学形式,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增强。地理比较法是近几年来普遍运用的一种地理教学法,其可让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充满探索的激情,学生可以运用比较法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总结、比较,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有一定帮助。另外,在地理教学法渗透比较法,教师对于地理知识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学习,使学生对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印象更加深刻[1]。
运用比较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学生对于地理环境之间联系更加直观的了解,确保其知识掌握能力的增加,使其可以积极深入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紧跟教师的教学内容,避免其由于理解能力过差,导致知识的断层问题,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对于地理知识失去乐趣。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比较法,教师也可以将地理知识中涉及到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事物进行分析与对比,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了解更加深层,并可以清晰的区别其与其他地理内容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对教学效果的增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一)重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是一门比较基本的学科,教师应对于地理教学成果更加重视。在教学之前,教师应注重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与本节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教师应积极探索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将教材中可以运用地理比較法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标注,并实施完整的内容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丰富,也可以使学生对于地理教学内容加强理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法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掌握更加深层[3]。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利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不断提问,并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例如在进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关于“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比较法在这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实践,教师可以将地形对于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以及地形对于聚落分布的影响进行比较,明确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以上两者的对比,明确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理解程度,并完善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对比“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于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应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地理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以及整理,培养学生对于书中知识的探索能力,以问题为基本导向,运用比较法,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技能,这对于学生的创新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提供极大便利。另外,学生在自主地学习时,如果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请教教师,得到教师及的回答,其对于本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可见,运用比较法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价值。
三、结束语
高中教育中,地理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及时引导学生对于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增加其对地理内容进一步认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将地理相关知识点实施比较与分析,使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另外,教师也应及时鼓励部分学生运用地理比较法对于地理知识进行探究,提升其自主学习技能,这对于对地理教学质量的增强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长明. 基于地理比较法,优化高中地理教学[J]. 求知导刊, 2015(22):00174-00174.
[2]谢爱莲.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研究[J]. 文存阅刊, 2018(1).24-24.
[3]刘现. 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应用教学模式探析[J]. 山西青年.2017(7).52-53.
[4]李超. 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No.625(5):129-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7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