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指导学生学习运算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这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小学数学“运算律”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其本质的理解不够全面,在指导学生学习运算律的时候或是直接告知学生公式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或是仅仅侧重于知识讲解而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本文中,笔者以“运算律”教学为例,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运算律
一、 前言
运算律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高效教学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运算律的学习上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不仅仅止步于简便运算层面,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基于“运算律”教学就如何实现对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展开论述。
二、 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内驱力,对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对照着书本,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无精打采,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课堂上若是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听课效率就会有所下降,对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难以做到全面掌握。所以,在笔者看来,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听课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全身心投入。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数学教师联系实际生活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此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加法结合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老师早上来学校的路上买了一个茶叶蛋,花了2元,买了一个饼,花了3元,还买了一杯牛奶,花了4元。我现在需要计算一共要给售货员多少钱。我先将茶叶蛋的钱和饼的钱加起来,然后再加上牛奶的钱,还是应该先将饼的钱和牛奶的钱加起来,然后再加上茶叶蛋的钱,这两种计算方式是一样的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 设置探究性任务,激活学生的运算思维
在学生对运算产生兴趣之后,数学教师接下来应当设置探究性任务。新课改反复强调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然而,在传统的“运算律”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大包大揽”,直接将运算律公式告知学生,甚至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吸收。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实际,基于生本理念设置探究性任务,让学生的运算思维在任务的驱动下被激活。例如,在讲解“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可以在激趣导入之后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探究任务:“学校门口的书店今天做活动,一本童话故事13元,一本科幻小说15元。现在你要去买3本科幻小说和童话故事,计算一下你应该付给书店老板多少钱,并写下你的计算公式。”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并不难。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列出相应的数学式子,或是13×3+15×3=84(元),或是(13+15)×3=84(元)。又如,在讲解“乘法结合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探究任务:“学校现在要给每个班的学生定制校服,假设每个班级都有学生30人,每件校服价格在50元,如果按照全班20个班计算,学校这次在校服购买上应当投入多少钱,写上计算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并不难,有的人先计全校学生人数,然后再根据数量、单价和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所有校服的总价,即(20×30)×50=30000(元)。也有的学生先计算出购买每个班校服所需要花费的价格,然后再根据班级数量计算出购买全校学生的校服一共的花费,即20×(30×50)=30000(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运算思维以及运算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 展开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消化吸收
不同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所站的角度不同,虽然在运算的时候计算出同样的结果,但是使用的运算方法不一定相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掌握的运算方法越多,运算能力也就越强。掌握多种运算方法,学生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会主动换一条路去走。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应当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活动,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促进学生的消化吸收。以上文中提到的“书店促销”为例,有的学生列出了13×3+15×3=84(元)这样的式子,而有的学生则列出了(13+15)×3=84(元)这样的式子。教师可以让使用不同运算方法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自己的运算方法和解题思维。不同的学生相互交流,思维相互碰撞,视野得到拓宽。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对比,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不容易出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这两种数学式子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适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过这样的交流、讨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做到有效掌握,清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两个数分别乘以同一个数所形成的和,可以进行合并,先将这两个数相加,然后用它们的和乘以这个共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不变。相对于教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由学生掌握主动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掌握知识,这对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若是将数学知识比喻成“鱼”,数学思想方法就可以视为“捕鱼技术”。学生只有掌握“捕鱼技术”,才能捕获更多的“鱼”。所以,数学教师在运算律教学中要积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运算能力也会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加法交换律”为例,虽然大多数学生经过了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认识到“加法交换律”的内涵,知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5+6=6+5,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中间标上一点,加上首尾两端的两个点,一共三个点。然后教师将这三个点分别比喻为学校的校门、教室和图书馆,中间的点视为图书馆,校门到图书馆的距离为500米,图书馆到教室的距离为600米。接着,教师指着图形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从教室走到图书馆再走到校门口与我从校门口走到图书馆再走到教室,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学生会根据图形给出肯定的答案。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围绕这个图形进行讲解:“无论是从教室走到图书馆再走到校门口还是从校门口走到图书馆再走到教室,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永远都是相等的,永远都是校门口到教室之间的距离,中间不管是食堂、宿舍楼等任何建筑物,都不会影响这两者之间的距离。”通过图形的辅导,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一点。除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数学教师在讲解“运算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还可以滲透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等。学生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越多,在今后遇到类似的运算题时也就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牢牢掌握运算律,而且运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六、 强化知识巩固练习,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学生基本掌握运算律知识之后,数学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以此促进学生深化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为了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尤其是小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数学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与巩固练习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促進学生运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将全班学生按照四到五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课前已经准备好的问题,尽量保证题型的多样化,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集中注意力。如判断题:①34+67=67+34( )②23×21×32=21×23×32( )③(43+16)×9=(43+9)×(16+9)( )。如填空题:①(235+120)+503=235+(120+503)( )②(31+18)×6=(31×6)+(18×6)( )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抢答,规定最先回答正确的小组获得1分,抢答却错误的小组扣除1分,其他不回答的小组获得0分。这样的巩固练习非常有趣,不仅可以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还能提升学生的运算速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师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并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运算律”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 结论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图形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是首要任务之一,数学教师应当予以重视并将其提上工作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去落实。其中,运算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同时要积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使运算律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育洪.从教师“说什么”看教学“缺什么”:关于运算律的内涵及其教学(上)[J].小学数学教育,2015(6):71-72.
[2]张平.关注数学思考 渗透数学思想:以新加坡数学教材运算律的编排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6(8):13-14.
[3]王坤.运算律教学,不能止步于简便运算:小学阶段运算律的教学现状、内涵及教学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8(12):18-19.
[4]霍艳.基于学习起点,建构整数的“运算律”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8(31):8-9.
[5]李军.自主复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以《运算律》单元内容为例[J].教育视界,2019(12):15-16.
[6]丁银霞.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以“运算律”教学为例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106-109.
[7]李雪梅.多视角“回头看”,让复习课更有价值:北师大版四年级《运算律》整理和复习教学实践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19(4):54-57.
作者简介:吴启要,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逍遥路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0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