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主体性”,本文认为在学习文言文中同样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断句技巧”的探索上来,教师发挥好导学、导思的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断句技巧;主体;学生
  文言文断句作为新题型,近两年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当中。而断句题在中考中又相对比较简单,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但是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心理需要出发
  皮亚杰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兴趣好比是一双羽翼,带着你翱翔天空。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思维发展的动力,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我在上《文言文断句技巧》时,采用情景导入,引入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者,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者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我子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因为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有天差地别,遗嘱的归属人也不尽相同!
  接下来,我又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九年级面对中考,自然要从考试的角度让学生知道此课的重要性。于是我从中考《考试说明》中摘出了这样一句话:“把握课外浅显文言文的句读”,以及归纳出课外文言文的句读考试题型。这样,学生们从心理上也必须重视,这事关他们的中考分数。
  这个导入是有效组织教学的开端,它激活学生的兴趣,不仅有趣味,自然而然投入到课堂中来,而且关乎成绩,不得不学,不得不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跟着老师走。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在开课初就吸引到课堂上来了。学生就觉得断句是有意思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了解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
  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积极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未知的知识,教学生不会的,以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本堂课中我就设计了师生互动环节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和技能还没掌握。如我问:“在做断句题时,你是如何去思考的?”学生回答道:“断句的前提在于理解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凭意思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先易后难,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已知。对于理解不了的句子,这节课要讲的“断句的技巧”就能派上用场了。这点学生并没思考过,就是未知。接下来我就把学生的未知——“文言文断句的技巧”作为这堂课的重难点。
  研究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找到学习的起点,分析学习的困难所在,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形成一条循序渐进的教学之路,从而避免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推进。
  三、 顺着学生的思路安排教学顺序
  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就能以学定教,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支架,让他更上一层楼,于是,我借此给了学生四个例句:
  例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例2: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例3: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例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按照学生的学习思路,先自己独立完成这四道題,并试着去找出断句的方法和技巧;接着小组交流断句方法、技巧;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如何断句的及发现的方法、技巧。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我以问题式学习带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归纳出了三种答题技巧:找虚词,定句读;察名代,定句读;据修辞,定句读。老师充当的角色一定是认真倾听,找到学生回答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孩子们。最后,当堂达标检测,检测学生学的情况,断句是否正确,使用技巧是否恰当。
  四、 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适合于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的探究上,通过组内的交流、讨论使学生拓宽思路,解决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在老师导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突破重难点。
  而我在教学中面对难点问题时,习惯于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找到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上面的四道题,我没有采用老师断句并揭示答题技巧的“填鸭式”授课方式。而是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答题技巧的方法,既可体现个性体验,又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进而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体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的思维动起来,课堂活跃起来,这样效果才会好起来,
  作者简介:
  胡玉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库尔勒华山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8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