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管笛 梅天宇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越来越深入、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也越来越受教育界重视,成為语文之外第二门语言类必修学科。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背景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上英语启蒙的低龄化,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走班;英语教学
  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起始年级不得进行分班考试,实行均衡分班。在很多学校,起始年级开班的英语摸底考试,班级最高分和最低分,有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落差。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如果老师们仍然按照统一的教学规划、教学设计、课业安排,就会导致学优生无法充分发挥英语学力、中等生无法发掘潜能,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愈发丧失学习英语的自信,产生厌学心理。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教学在目标设定、教授过程、课程评价及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初中阶段是整个求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各方面差异越来越明显,独立性、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如何在“课程多、课时紧、任务重”的教学大势下合理高效的使每一位孩子的英语水平得到充分提高,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从教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分层走班”模式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突破。
  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是指在义务教育初中学段,根据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特点、性格气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将同一层次的学生组合成临时班,以“走班”的形式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的一种具有流动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分层走班,设立与学力相符的教学目标,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学习潜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研究包括在初中英语分层走班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培育等方面的研究。
  以因材施教为立足点,以师生间的多元互动为策略,以学生充分有效发展为宗旨的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有着较为广泛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心理学层面看,英语分层走班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规律。在英语分层教学中,研究者根据个体的差异并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制订多层次的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各类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获得学习英语的快乐,进一步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理论方面上看,“差异教学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充分体现并运用在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模式中。
  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戴安·赫克斯(美国)所著的《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和汤姆林森(美国)的著作——《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都有“差异教学”的相关描述。其核心观点是:“将学生的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部分,从学生不同的兴趣、准备水平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这些学者认同学生间的个性差异,通过对“差异”的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者们对差异教学的研究帮助我们如何具体有效地开展初中阶段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理清了思路,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层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潜力倾向等方面的差异而划分的。②学生有选择权,表现为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情感基础的差异,参照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评定和对层次的意向,在分层后依旧坚持层次间的适当流动,防止低层次中一部分好学生因没有流动而缺乏学习动力,高层次班级里部分学生因没有后顾之忧而不思进取的现象发生。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由现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过渡到潜在的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实施初中英语课程分层走班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地观察、研究,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以及他们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尽量使英语知识基础、学习兴趣、英语学习能力等方面处于相近水平的学生在同一层次的班级进行学习,提供相应层级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以提高各个层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力争使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最近发展的水平。
  美国课程论专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也为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初中英语分层走班制教学中,针对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问题,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个别化的教学辅助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各个子目标,一步一步扎实的实行下去,通过课堂教学,促使不同学习能力、学习层次的学生高效的学习,让后进生、中等生、学优生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都能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调查实践过程中,分层走班教学体现了如下优势:(一)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机;保留原有的行政班,主要在英语教学前根据不同层次进入不同班级上课,这就使得学生交往面积增大,便利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探究和相互学习;分层走班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占课、拖堂的现象,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由于师资力量和学习伙伴的变化,学生更加重视听课效率、课堂实践和作业的质量。(二)对于教师来说,分层走班教学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情,从而制订更为精准的教学计划,更契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上课更加灵活,不拘泥于统一的教学进度,有更多的自主性,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大胆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材,跳脱教材,更乐于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通过对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分层走班作为班级授课制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不仅为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创造了条件,更为学生英语能力均衡发展也创造了条件。然而在实践中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挫折、阻碍,需要经历漫长的完善过程。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问题集中在教学前对于分层的指导、实施中教师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师生之间互动性的变化以及分层走班教学成果的验收,包括对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的评定等。   如何处理好这些难题,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對分层的指导,在教学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意愿;召开家校会议,对于“分层走班”这一不被家长熟知的概念,一定要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争取家长的充分理解,让家长知道这是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并非“歧视学困生”“分快慢班”;在校内,管理者也要做好英语教师的思想工作,使其明白这一过程是艰辛却充实的,树立起崭新的教学英语的理念,尽快适应学校英语教务的管理系统。从这三方面着手,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在管理上就变得科学化、规范化了。
  其次在实施中教师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备课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往往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分层走班教学因层次划分不同导致讲授内容也有所区别,所以不仅需要教师加强集体备课,更要认真分头备课。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观察学情、准备教学设计等,此外也要加强课堂上、课后一对一的辅导、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的管理,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和力量,以取得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最佳水平。
  关于师生间互动性的变化,英语老师应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因层次差别区别对待学生,针对课前的教学准备,根据课堂反应抛出适合该层次学生的问题,使多数学生“跳一跳”即可达成目标,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逐渐消除畏难情绪,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关于分层走班教学的质量评估,首先针对教师教学的考核问题,学校管理者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制订并完善分层教学评估方案,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加以修改完善。其次对学生的评定,就成绩来说,不局限于一次成绩,要纵观分班教学以来的多次成绩;不仅是教师打评,更要同伴互评、自我评价;就能力来说,观察各个学生在分层走班教学中的进步程度,适当的在不同层次间作流动。教师考核、学生评定,不断地量化、细化,有利于对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监控、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良性竞争以及英语能力的提高。
  分层走班的教学实践因人而教、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之间合理的竞争意识,进一步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分层走班教学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部分学生懒散、不求上进,以及教师工作量增大等问题,留待日后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分层走班这样的新形式关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解决了英语教学、学习中的难题和困惑,力求发现一些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规律,从而更加高效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希望本文可以给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余燕.基于普通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调查研究:以湖南省Z市一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2]贾剑峰.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以伊金霍洛旗矿区中学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戴安·赫克斯著,杨希洁译.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汤姆林森著,刘颂译.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6]倪志刚.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5).
  [7]石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管笛,梅天宇,江苏省启东市,启东折桂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1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