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核心素养进阶 提升地理学习境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永

  摘 要:地理学习境界提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文章从层级水平观点审视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许多学生的地理素养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教学中促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整体提升的手段和方法不足。研究发现,地理学习过程具有按知地、格地、纬地三层境界逐级发展的特点。循此规律,通过“三迁场景”“三层递进”“三类活动”“三联照应”,构建地理学习过程,实现兴趣、审美、思维、实践等关键能力的层级提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三境界;进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为四个层级,同时指出“展现地理学习的进阶过程,这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揭示了地理学习的认知规律遵循熟悉简单—复杂多维—现实综合的逻辑结构,并反映了地理学习过程的习得—运用—创造三级跃升本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素养”和“教学”的要求是提升层次、拓宽视野、提高境界。笔者受其启发,创生了高中地理学习“三境界”,即知地、格地、纬地。知地是“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2]之境,是从简单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描述人地关系、寻求地理要素的关联分析、识别区域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和调查能力。格地是“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2]之境,能结合复杂的地理事象,认识人地关系中人地协调的重要性,以及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特征,并可进行分类观察调查,对区域发展反思质疑。纬地是“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2]之境,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所说的“经纬天地曰文”相近,指学生能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认识到人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熟练使用区域分析方法和工具,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學目标低层化、教学程序线条化、教学手段简单化、教学过程平面化,以知识框架掩盖学生成长的逻辑框架,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解决学生素养进阶必需直面的问题。以“三境界”观点来审视地理学习过程,在情景渲染、情感调动、兴趣培养、师生活动、思维训练、地理美育、地理实践等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水平和境界的提升与跨越,应成为学习的关键节点和教学的主攻目标。从多角度、多维度引领学生向高水平发展,最终实现整体境界的提升,是实现“三境界”跨越的主要途径。
  一、“三迁场景”促成兴趣三境界的转变
  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依据程度的差异,大致分三个等级:有趣、乐趣和志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兴趣程度不同,对学习的驱动力影响很大,提高兴趣层级,是地理学习持续的基础。受某一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短暂的、间歇性的情境兴趣可以转换为专注于某一领域或某一活动的个人兴趣[4]。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运用缩景、拓景、实景的转换,促成地理学习兴趣境界的转变,是可行的方法。
  缩景是经过特意提炼加工的情景,将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地理景观、地理事件、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用故事描述、影音图像、模型实验等情景营造方法呈现出来,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关注和深入了解的情感和欲望,让学生感觉有趣。拓景是目的性场景,通过构建学生体验、实验、研究的过程性场景,发现地理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获得自信、成就感,满足进取的欲望,从而陶醉其中,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实景是应用性场景,是将地理学习回归生活、回归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用地理视角、地理方法、地理观点来审视现实问题,形成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激发创新发明的动力,使地理学习和研究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工具,形成稳定发展的志趣。教学中逐层使用这三种情景营造手法,实现兴趣境界的提升。如在“天体的观测”教学中,可通过情景转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表1)。
  这一案例中,通过缩景,提取最容易引起学生关注和兴趣的内容片段,再通过学生的讲述和讨论,调动其原有的认识经验,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受天体观测是非常有趣的。通过拓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天体观测,学习与使用天体观测工具、参观、访问、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其中,乐在其中。在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认识天文观测的重要意义,制定观测和研究计划,在实际观测中磨练意志,坚定其进行长期观测的信念,形成天体观测的志趣。
  二、“三层递进”助推地理审美三境界的超越
  地理学习是将人地协调的美学思想、区域差异的美学认知、综合思维的美学方法、善于实践的美的创造相结合的审美发展过程。地理学习审美发展有三境界:感美、审美、立美[5],推动审美三境界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发现、体悟和创造三层递进的学习过程。
  让地理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一种可以带来幸福感的学习活动,要用美学视角来建构学习过程,发现并感受自然和社会之美,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美。地理教学素材所呈现出来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材料的加工和问题预设,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其通过丰富知识去“发现”其中的美。因而教师的引导主要在于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基于原有知识和经验,陶醉于美的认识的同时实现个体成长。地理学习的审美发展,是在分析、思考、解构、交流中实现的,是运用地理知识体悟美的过程。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审美的感悟能力。立美是地理学习的高层目标,是创造美,要通过在美的感悟基础上,反思、制作、评鉴、鼓励、优化来实现。如在“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教学中,可运用三层递进的活动任务单来进行审美教育(表2)。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学习任务单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境界是高效的方法。在任务难度层级逐步提高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美的地理景观,通过观看、对比、讲述等方式,让学生融入美的环境之中,发现地理之美;通过探究、地理模型制作、交流与讨论形成美的观点,构建地理美学认知,提高审美层级;通过综合分析、设计、制作与展示活动,把美的观点和理念内化,应用于自觉遵循地理规律的美的创造活动之中。   三、“三类活动”加快思维三境界的提升
  从地理思维发展层级上来说,地理思维的发展有具象、抽象和意象思维,从思维结构上来说,可以分为单点、多点、关联思维。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综合地理要素、地方特征、时空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通过预设、互动和生成三类活动,让学生深度投入问题情境中,实现思维水平的提升。
  问题的预设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通过有层次的问题链条,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条件—过程—结果的演绎思维过程,接受新的知识。互动性问题通过学生间和师生间讨论、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動,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抽象能力。生成活动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检验、反思论证,形成新的经验体系,在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中(表3),可以索马里洋流为例进行活动设计。
  在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让学生从初始的无思维状态不断提升,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从简单的因果关系、单点思维跃升至多点思维,再发展至能纵横联系的关联思维,最终形成拓展抽象思维,每一级的提升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学情中,巧妙地对应组织活动。在这一思维培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准确把握思维发展节点,采取恰当的方式,是促使思维素养跃升的关键。
  四、“三联照应”丰富实践三境界意蕴
  通过调查、考察、访问、实验、制作等地理实践活动,加深人地关系认知,将地理原理和规律应用于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依据融入程度而言,分为施行、力行、拓行。实现学习的知行合一,需要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将现实与模拟、验证与创新、个体与社会等不同实践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落到实处。
  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对地理现象的认识,通过调查和考察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学用合一,是施行;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心理和体力的困难,坚定遵循地理规律的信心,主动发现和探索地理问题,为力行;通过与人合作、社会参与,在体验和反思中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是拓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要“关注意识、习惯、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和思维、方法、行动方面的能力”[6]。在地理实践教学中,既需要现实的生活场景实践,也需要模拟实践;既要有知识的验证实践,也要有问题解决的创新实践;既要有个体的实践,也要有群体的、社会的实践。如在“校园内涝”的研学活动中,可进行实践力提升教学(表4)。
  地理实践力提升要靠实践来实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将解决问题作为其持续努力的驱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研究和制作中深度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学习共同体的群体学习生态优势,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水平。
  综上所述,地理学习境界进阶,需通过缩景、拓景、实景的三次变换促使学习兴趣从有趣向乐趣和志趣提升;通过发现、体悟、创造的递进过程促进地理审美从感美向审美和立美发展;通过预设、互动和生成三类活动促进地理思维从具象向抽象和意象成长;通过模拟与现实、验证与创新、个体与社会相结合使地理实践从施行向力行和拓行深入。恰当设定地理学习的层级目标,灵活设计地理学习引导方法,把握关键教育时机,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逐级提高,是走出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困境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王国维.人间词话[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
  [3] 语文出版社研究中心.论语·雍也第六[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4] Schiefele,U.Topic interest,text representation,and quality of experience[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21(01):3-18.
  [5] 程岭.“以美立人”:美育“新境界说”的价值意蕴和实践途径[J].教育理论和实践,2018(13):3-6.
  [6] 李京燕.论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途径(连载一)[J].地理教育,2017(0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