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逐步开展实践研究,按照职业核心技能划分课程体系知识单元,构建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立能够保障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的机制。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衔接
   在职业资格在融入高职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体系滞后、劳动制度与职业教育制度分离、职业技能考核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不明显等问题。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必须建立推进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的机制,以保证衔接的可持续性和同步性。
  一、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的实践框架
  本文通过与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行业和企业专家进行座谈和调研,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开展实践研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技能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体系。通过调研了解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职业类型主要包括:机床操作、机电设备维护、机械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及车间管理,其中以机床操作、机电设备维护和工艺编制为主要岗位职业。通过分析对应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依据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将课程体系划分为职业素养课、职业知识课、职业技能课等三大部分,各部分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这三个部分由浅入深,融会贯通。职业素养课程贯穿于职业课程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职业知识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职业能力课程是职业素养课程和职业知识课程的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是在分析岗位职业类型的基础上设置的。其中,专业技能课的设置和职业资格证的获取,在于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而专业技能拓展课引入行业先进领域内容,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实现职业生涯长期规划和稳定发展。
  二、推进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
  (一)构建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机制
  随着国家对职业技能的重视,大部分职业院校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配合技能鉴定中心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为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职业技能考核劳动制度与职业教育制度相分离,导致合作仅停留在对接与配合的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内在统一性。目前,两者衔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因此,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出面,改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职业院校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1]。同时,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在现有制度基础上,一方面协调专业课程体系的学科性与职业鉴定的专业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依据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工作内容建立项目模块,以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为主线,贯穿素质目标,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2]。
  (二)构建职业资格考核与专业课程考核有效衔接的考核机制
  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是每一所职业院校的初衷,但实际上,专业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职业资格的考核内容并不统一,想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或额外接受培训;而单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方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面对这些问题,应当加强院校、企业、行业的合作,共同审定考核的内容和考核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职业能力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与职业鉴定规范相一致。在考核方式上,两者都执行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各占50%的方式,职业院校和技能鉴定机构可以共同组织,院校聘请行业、企业和专家依据职业标准制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理论考核部分由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实操部分注重过程考核。另外,考虑到师资资源和设备资源的配置,由学校组织学习考核,鉴定机构对考核过程进行监督,对考核结果进行复审,复审形式可以采用观察法、提问法和作品评价法等形式,重点是对考核者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复审评价,形成以全面考核学生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协调应变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3]为目标的考核机制。
  (三)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知识有效衔接的机制
  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工种数量与专业课程内容不配套,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受限于学校的发展需求、学科完整性和资源配备等;另一方面,職业技能考核缺乏评价监督体系,以至于技能鉴定工种和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企业岗位需求,导致大多数学生经过职业教育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其职业能力依然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需要接受企业的重新培养。因此,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设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工种和职业标准,建立动态的评价监督机制,形成以劳动部门牵头、行业主导、院校参与的职业标准制定机构,对鉴定内容不断地进行更新,提高职业资格鉴定水平。同时,职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时要依据职业标准,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技能相关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另外,学校教师要定期到企业进修,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岗位技能,成为懂理论、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还要聘请行业专家和技能型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定期授课,以便构建一支机构合理、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积极推进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的有效衔接。
  三、结束语
  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有效减少推行资格认证的教学消耗,建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岗位职业能力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和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3]陈朋.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和保育人员资格培训[J].家庭服务,2017(12).
  [1]宋丹路,张小乾.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6).
  [2]周会娜.高职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研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建设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5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