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新时代下微课在传统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是创新钢琴教学的重要方式,从“互联网+微课”的角度建构传统钢琴教学方式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微课概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微课教学方式,既能深化对微课特征与价值的认识,又能创新钢琴教学方式,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新时代  微课  钢琴教学
  我国自2010年开始推行微课教学,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课程教学理念与模式。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教学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微课迎合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钢琴教学工作者理应顺应这一趋势,从“互联网+微课”的角度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新时代下的微课基本特征
   1.主题明确、短小精悍
   微课主要是围绕特定知识点的教学来设计和实施的,确定教学主题之后,所有的微课设计与教学工作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促使微课的教学主题清晰、明确。另外,微课的时间主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教师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向学生精炼、有效地讲授一个知识点。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学习,也充分反映了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
   2.内容精炼、形式多样
   微课时间比较短,教师不能像常规教学那样平铺直叙地进行课程教学活动,而必须围绕授课主题,提炼、总结、梳理相关知识,将其系统、清晰、简练地融于微课之中。从制作方式的角度来说,微课迥异于录制课堂视频,而是以授课主题为主的有效教学,综合使用讲授、演示、网络视频资源、PPT技术等手段,设计和制作微课。这不仅提升了微课的包容性,也彰显了其教学资源与手段的多样性,从而形成精致的微课资源。
   3.多种辅助、情境真实
   微课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而是借助于多种辅助手段的线下教学方式,包括素材课件、教学设计、练习测试、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众多手段。教师一方面借此为微课教学工作提供保障,保证学生能够在线下接触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微课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另外,微课还倾向于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可综合使用各种手段营造相关情境,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有效接受知识点,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新时代下微课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将钢琴教学从课内拓展至线上
   常规的钢琴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课内进行,钢琴教师会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展开钢琴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活动,但完全由学生独立进行,教师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指导。这弱化了学生在课下独立参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其学习质量和效率。而教师可在钢琴微课教学中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制作出主题明确、短小精悍、内容精炼、情境真实的微课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置于网络空间,便于学生课下随时进行钢琴学习。微课将高校钢琴教学工作从课内拓展至线上,既丰富了钢琴教学方式,又拓展了钢琴教学时间,提高了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有效提升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质量
   虽然常规的钢琴课程教学能够全面、系统地展开钢琴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钢琴综合素养,然而其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或者是课程考试的核心知识,需要教师再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但常规课堂时间有限,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不多,教师在解决重难点知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影响课程教学质量。而微课教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围绕着特定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知识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微课是对常规钢琴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完善,前者侧重于特定知识点的教学,而后者注重普及性、全面性教学,可协同提升钢琴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
   鋼琴课程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技术技巧等内容,抽象性强,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进行长期、重复的训练才能体悟其中的内涵和意蕴,由此也增加了钢琴学习的难度,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很容易引发学生排斥、抵触的情绪,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高校钢琴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微课一方面要主题明确、内容精炼,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式提升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另一方面,要短小精悍、情境真实,充分适应当前的在线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钢琴学习。只要学生对于微课始终保持强烈的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就能提升其参与微课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微课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新时代下微课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提炼微课主题
   与传统课内钢琴教学活动相比,微课的最大特征便是具有明显的主题导向性、问题导向性,所有微课的设计与执行活动都是围绕着主题教学展开,因此,钢琴教师采用微课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提炼微课主题。钢琴教师在进行每一节次或者是每一模块的钢琴教学过程中,都应先把握重难点、疑难性的知识,准确了解学生对于各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设计微课的核心主题。这样可将钢琴的课内教学拓展至课外,能持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创作微课资源
   微课在直观上表现为一系列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其主题明确、形式丰富多样,是钢琴重要知识点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在课下展开钢琴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钢琴教师精心谋划。首先,钢琴教师需要根据主题确定微课采用的教学手段,诸如PPT展示、教师讲解、网络视频资源等,并且要详细规定各项资源之间的搭配方式、时长情况,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微课“脚本”。其次,钢琴教师应根据预先制定的“脚本”采集素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完成。第一,直接录制碎片视频;第二,剪切图片和视频,形成创作短视频的重要资料;第三,用会声会影、拍大师、喵影工厂、爱剪辑等视频软件整合各类素材,创作出完整的微课资源。    3.制订微课计划
   微课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要想充分发挥微课多样化的教学价值,还必须配合线下的辅助措施。钢琴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制订出详细的微课计划。第一,钢琴教师需要率先进行课内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础性、系统性的钢琴知识,为微课教学奠定基础;第二,教师要详细规划学生参与微课学习的时间与方式,一般在钢琴课内教学完成之后的1至2天开展微课学习的效果最好;第三,根据微课内容和教学方式,设置一些实操性、阅读类、分析类的课后作业,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第四,钢琴教师用微信、微博、QQ等即时沟通软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从而保证微课教学能够规范、有序进行。
   4.督促微課学习
   微课虽然短小精悍、形式丰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兴趣,但考虑到学生主要是在课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微课学习。因此,钢琴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督促措施,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在微课学习阶段,钢琴教师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活动,督促、指导学生参与微课学习。在每一次授课之前,钢琴教师应用10分钟的时间,开展师生问答、学生演示等方式的教学活动,以检查学生的微课学习质量。钢琴教师还可以用各类APP软件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互动,如要求在学生学习微课时打卡签到,并将学生学习的频次、时长纳入课程考核,进一步督促学生的微课学习。
   总体来说,“互联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的主要趋势,微课是变革课程教学方案的重要策略,无论是在资源形式、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案上,均适应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微课具有主题明确、短小精悍;内容精炼、形式多样;多种辅助、情境真实等特征。微课将钢琴教学从课内拓展至线上,有效提升了重难点知识教学的质量,激发了学生参与钢琴学习积极性。基于此,钢琴教师要提炼微课主题、创作微课资源、制订微课计划、督促学生的微课学习,以保证微课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其应有的多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万辉:《微课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9。
   [2]张淼:《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探微》,《当代音乐》2019年第5期,第22-23页。
   [3]范雯:《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钢琴教学实践思考》,《黄河之声》2019年第3期,第76-78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40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