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刍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写作。中小学教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原有的写作基础之上进行指导,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打造高效作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中学;小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24;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4-0112-02
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这两个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变化,初中写作教学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加深,在原有内容上的扩大与增删,在原有要求上的变换。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很好进行衔接,导致学生写作学习困难,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为他们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使中小学作文教学顺利衔接。本文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 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验生活,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所以小学作文多是描述自己经历的事情。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在学生原有的写作基础上进行提高,加入了技巧,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内容。初中作文出现了很多形式,对学生写作的要求更加严格,说明文的表述要清楚明白,议论文的论证内容要有理有据,记叙文要内容鲜明生动、语言准确和主旨含蓄。初中阶段的作文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区别于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教学关注点也大大不同。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它是对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提高,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做准备和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初中阶段是学生明白如何写作和写作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做好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二、 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1.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进入初中阶段,写作的要求会有所提高,学生很容易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不知道如何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所以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导学生克服这种负面情绪,从而接受写作,爱上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欢写作,才能努力钻研,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温度、真实。情境教学的出现正好符合当下新课改的要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他们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写作时的困难。学生在写作时普遍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或者有很多东西想写却又不知道从何处写起。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找素材,让学生有东西写,知道该怎么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找出他们共同的回忆,这些回忆可以是一张照片、一首儿歌或者一个幼时的故事。教师可让学生从这些回忆中选素材,进行汇报,要求真实、有具体的事情。教师还可以根据与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用语言将家长的关心讲给学生听,勾起学生内心最熟悉、最动情的回忆,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找到自己写作的切入点,解决写作时缺乏素材的问题,降低写作的难度。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在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从而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
2.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就是教师真正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教师应将课堂大胆交给学生,组织学生根据教学主题进行讨论交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这也是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必须做出的改变。想要做好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针对写作主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或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写作思路,从而在写作中有事可写,有情可表。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生活中不能没有 ”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将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分享给同学和老师。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讲讲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失去的话会很难过,是无法代替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讨论明确写作的主题思想,捋顺自己的写作思路。当然,对于这个题目,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审题,通过人称、题眼和要求进行初步构思。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借鉴《珍珠鸟》严谨的结构及记叙顺序,尝试写这篇作文。《珍珠鸟》的“主角”是珍珠鸟和“我”,作者将自己和珍珠鸟从相遇时珍珠鸟对他的防备、疏离到后来珍珠鸟不拒绝他的亲近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击人心。学生通过学习作者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丰富作文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有一定差异,写作能力也有高低之分,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我的故事”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首先明白这篇文章的写作形式,从而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记叙文并掌握记叙文的写作要领。记叙文对学生来讲既简单又复杂,这篇作文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故事用文字表达出来,把读者带入自己的故事,使读者可以感同身受。教师还要针对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这篇文章能写的东西很多,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自己想要写的故事内容,做到叙事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回忆”和“找故事”,找寻自己生活中被遗忘的小美好,要让学生明白“我的故事”并不一定要写的都是惊天动地、与众不同的故事,很多平凡美好的小事也可以在学生的笔下焕发光彩,也可以成为别人眼里的“不平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发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从而梳理记忆中的往事,明白拾起生命里的某一个故事装进自己人生的行囊,也许会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分组,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除了要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引人思考,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要写清事情发展的过程,表达自己的感悟,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条理清晰,没有错别字即可。这样,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不会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 三、 結语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并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教师要因材施教,加强写作训练的针对性,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作文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明霞.小学记叙文写作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7(09).
[2]于广兰.小学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7(07).
[3]贾煦添.美国小学记叙文写作目标与教学特点的分析与借鉴[J].小学语文,2015(05).
[4]孙金丽.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J].新乡学院学报,2016(01).
[5]陈佩佩.中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衔接研究[D].苏州大学,2017.
Exploration of the Cohesion Strategy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Jia Hairong
(No.6 Middle School of Jiayuguan City, Gansu Province,Jiayuguan 735100,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is a disjointed phenomenon in the teaching of composi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guid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ir original writing,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through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eliminate students' fear of writing,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reating efficient composition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middle school; primary school; cohes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