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倾向学生转化策略刍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中阶段,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抑郁倾向,这会严重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抑郁倾向,做到及时发现,分析诱因,对症下药,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教育转化有抑郁倾向学生的策略有:家校结合聚合力、谈心沟通找共鸣、搞好关系造氛围、转移注意引兴趣、引导做事增自信。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抑郁倾向;教育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3-0020-02
当前,一些高中生存在抑郁倾向,这会严重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转化是职责所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每一年都有高中生因心理问题而选择休学甚至辍学的现象。一个班级如果有一位学生有抑郁倾向,就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家长揪心,同学恐慌,教师焦虑。学生有抑郁倾向,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情,也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事情。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早发现、早干预、早转化,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具体来说,班主任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有抑郁倾向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一、独具慧眼,发现症状
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要独具慧眼,察微辨细,注意学生是否有抑郁倾向,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心境低落。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如突然有悲观情绪,变得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喜欢独处,回避社交,反应迟钝,说话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喜欢听哀怨的歌曲等。第二,兴趣减弱。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生活被动、疏懒。同学们兴趣盎然开展活动时,他漠不关心;同学们热烈讨论问题时,他偏安一隅;课堂上老师侃侃而谈时,他一脸惘然;宿舍里同学们欢声笑语时,他觉得讨厌。第三,敏感多疑。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对周围人和事非常敏感,警觉性增强,总感觉同学的一举一动都有意针对他。第四,睡眠障碍。有抑郁情绪的学生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感觉孤独、恐惧、无奈,甚至出现幻想,有的学生会嚎啕大哭。第五,沉迷网络。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喜欢玩游戏,对现实生活不感兴趣,喜欢在虚拟世界中麻痹自己。若学生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情况,班主任就要提高警惕,对学生进行跟进观察,并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二、认真分析,寻找诱因
学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班主任就必须通过“望闻问切”找出原因。笔者通过长期的跟踪观察发现,学生出现抑郁倾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亲情缺失。这是学生出现抑郁倾向的主要原因。离异家庭往往会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父母离异后孩子无论跟谁一起生活,所享有的爱都是不完整的。第二,环境改变。有些学生长期和父母生活,上高中后需要离开家庭,开始学校寄宿生活,一时难以适应,就会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此时如果得不到心理疏导,他们就会对学校生活越来越抵触。加上睡眠不足,白天精神恍惚,会严重影响学习,更容易抑郁。第三,学习压力。高中学习任务比初中重,有的学生会出现成绩滑坡现象,不堪重负。此时,如果教师、家长不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他们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第四,生活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有的学生愈挫愈勇,也有的学生不堪一击。如成绩的下降、家庭的变故、教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同学的嘲笑、班干部的落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出现抑郁倾向的诱因。
三、对症下药,教育转化
面对出现抑郁倾向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对策,对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帮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转化。
1.家校结合聚合力
教育转化有抑郁倾向的学生需要家校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研究教育策略。班主任要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给孩子更多关爱。家长应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交际活动以增强自信,多走亲访友以感受亲情,多去看看大千世界以陶冶身心,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增强主动性。家长对孩子不能溺爱,不能凡事一手操办,应让孩子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对于单亲家庭,班主任可建议家长重新组建家庭,前提是对方能接受和关爱孩子。笔者曾经教育转化的两个有抑郁倾向的学生,都曾和单亲妈妈一起生活。当时,笔者从挽救孩子的角度跟他们的妈妈分析,只要孩子认可,应该重组家庭,让孩子既能享受母爱又能感受父爱,这样学生的成长才会更加顺利。后来她们都重组了家庭,孩子果然慢慢改变了,都跨越障碍,回到了正常軌道。
2.谈心沟通找共鸣
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内心世界都非常复杂,谈心沟通是一种教育转化的常用方法。但是,谈心时,班主任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要换位思考,推心置腹,以心交心。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心里微妙的变化,了解学生心里的症结所在,然后帮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让其感到班主任是值得自己信赖的人。笔者曾教过一个学生,他沉默寡言,极少与人交往,体育课时逃课,编排座位时要求坐在最后一排。开学才几个星期,他就不断“托病”请假。根据经验,笔者断定这个学生存在抑郁倾向。于是,笔者主动家访,约他在小区花园里散步谈心,约他周末一起看电影,一起评论角色。慢慢地,他开始对笔者逐渐放松了警惕,谈起自己的家人和学校的生活。笔者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了解到他内心的苦闷彷徨,这为以后的教育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搞好关系造氛围
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往往会有异样的言行,通常人际关系不好。此时,班主任如果不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任由其他学生对其冷眼相看、冷嘲热讽、排挤打击,对这个学生来说就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班主任应注重班集体建设,让学生懂得平等互助、同情弱小、宽容体谅、互相支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对于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来说,小小的改进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来自身边人的鼓励和支持,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上学时,“我在这里等你”;做错题时,“我相信你慢慢会理解的”;失眠时,“有时睡不着是正常的”……身边人的一句话,对他们都是极大的鼓励与关爱,都会带给他们温暖和力量。 4.转移注意引兴趣
兴趣可以转移注意力,让学生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他们的特长。例如,如果学生有美术特长,就让他负责班级墙报美编工作;如果学生有信息技术特长,就让他负责班级的电教平台……班主任要强化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曾经,一位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其家长便来校办理休学手续。笔者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及其家庭状况,量身定制向他提出一条建议,让他学习考驾照,以转移注意力。这位学生学习驾驶技术时精神集中,晚上累了一躺在床上就能睡着,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三个月后,这位学生不仅考取了驾照,而且抑郁情绪消失了,就迫不及待地回学校上课了。
5.引导做事增自信
班主任可以给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分配一些工作,如收发作业、帮老师整理试卷等,多给其提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帮助其获取成功感,消除负面情绪,慢慢建立自信。例如,一名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喜欢画画,笔者便让他负责班级墙报的美术编辑工作。在工作中,他表现很好,所编墙报在学校评比中获了奖,为班级争了光。慢慢地,他有了自信,抑郁情绪也明显减弱。后来,笔者通过目标诱导,带领他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收获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喜悦。如今,他已成为某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参考文献:
[1]席明静.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焦虑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7(04).
[2]刘晓宇,王君,郭缨.重点高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与学习成绩归因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11).
[3]曾瑞華,项玉林.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分析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14).
作者简介:廖穆明(1967-),男,广东廉江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育管理研究。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of
Students with Depression Tendency
Liao Muming
(Lianjiang Middle School, Lian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ianjiang 524400, China)
Abstra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some students will have depression tendency for various reasons, which will seriously hinder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ents' depression tendency, find out in time, analyze the causes,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and do a good job i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The strategies to transform students with depression tendency in education include: combining cohes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heart to heart communication and resonance, good relationship to create atmosphere, shift attention to attract interest, guide work to increase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depression tendency;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