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语境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交际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涛

   [摘 要] 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系统,对语境的依赖程度高,这种依赖有时甚至会忽视话语本身所要传递的信息。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交际化的实践入手,探讨如何利用语境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交际化这一实用目的。力促能使学生具有语境意识并在语境制约的前提下领会和练习语言运用,最终达到通过交际化的教学过程实现提升交际语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语境 对外汉语教学 交际化
  
  问题的提出
  有这么一个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段子,全文如下:某老外苦学汉语十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试题如下:
  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老外泪流满面,交白卷回国了。
  读完此段,明白的人想必都会捧腹大笑,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却不得不在笑过之后陷入思考?这是为什么?
  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使学生学会语言并能自如地运用语言。很显然,苦学汉语十年的老外并没有学会自如地运用汉语。那么,让我们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看看对“意思”这个词的解释:①语言文字等的意义;思想内容 ②意见;愿望 ③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④指表示一点心意 ⑤某种趋势或苗头 ⑥情趣,趣味。我们发现,倘若单纯依靠词典义项对照上面的段子,即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都难以解读出如此众多的“意思”的意思。这又是什么原因?
  语言因交际需要而产生并存在,因此,它总是要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才能正确地发出与接收,编码与解码。这里说的一定的交际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语境,也正是吕叔湘先生说“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个字的意义的总和,而是还多些什么”[1]的原因。吕先生所说的“还多些什么”为汉语学习者理解上面的段子指明了方向。
  汉语语境的特点及其对话语意思的影响和制约
  人类所有的言语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词义、语义、言语结构以及言语风格等都会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1)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系统。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系统,在基本语法、交际语用规则等方面与低语境文化差别很大。具体表现为一种集体主义文化,交际话语的意义通常是需要被感知的,即中国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对语境的依赖程度高。在汉语语境中,人们谈话时会注意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亲疏程度,性别差异等语境因素,这种依赖有时甚至会忽视话语本身所要传递的信息。比如教师与学生,汉语语境里强调尊师重教,儒家的传统要求更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潜在的语境制约使得中国学生具有高度的向师性,因此,中国学生不会像欧美学生那样直呼老师的名字,在交际过程中,大多数时候也总是倾向于赞同老师的观点和主张。
  (3)讲究面子。在中国人的交际过程中,面子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话语交际中总是希望保全自己和对方的面子,尽力避免冲突,主张和为贵。一旦面子受到威胁,交际就极有可能失败。
   如何利用语境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交际化
  交际法,又称“意念法”、“功能法”或“意念―功能法”。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那么,对于我们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来说,如何让汉语学习者找出话语的真正意思呢?
  (一)汉语语境对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1)一定要心存“语境”。语言的意义就在于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心存“语境”,一定要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交际化中的语境利用。师生之间的亲和关系是进行交际化教学的关键。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要采用积极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对的,符合语境的语言行为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对那些刚刚来到中国,对学习汉语缺乏一定信心的汉语学习者,他们在这个阶段最需要老师的肯定。因此,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表现,教师都要及时、明确地反馈,从而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
  (二)汉语语境对汉语学习者的内在要求
  (1)要对中国文化开放。学习者对所学语言语境的认知程度决定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而认知程度又是由学生自身与目标语言语境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的。因此,汉语学习者应当从思想上、心理上对汉语及中国文化充分开放。同时,我们应当明确地告诉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开放的目的不是放弃母语文化,只是培养他们对汉语语境的敏感性,从而使得他们在用汉语与中国人交际过程中有意识地遵守汉语的社交语用规则,不至于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误会或冲突。
  (2)应具备一定语用推理能力。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礼”的国家,在汉语语境中,出于某种交际需要,人们会产生一些非规约性的会话含义,即言外之意。
   结 语
  将语境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交际化这一实践活动相结合,就是要利用语境对话语意思的制约功能,让学生尽可能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掌握汉语语用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语境意识并在语境制约的前提下领会和练习语言运用,最终达到通过交际化的教学过程实现提升交际语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常敬宇.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2 .
  [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付宁.现代汉语语境的功能制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届优秀毕业生论文.
  [4]胡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J].宁波大学学报,2009,4.
  [5]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