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学培养非智力品质的第一要素。由于小学生学习、行动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兴趣,有了很高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从而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娱乐活动。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即使教师上课多么认真负责,将整个身心投入,学生也只把教师的话当作耳边风。因此,我们不应该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语文的影响,只有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变“配角”为“主角”,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根据教学目标,发掘激趣的因素,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的情节通过语言、真观演示等方法,拨动儿童的心弦,引起情感共鸣,激起学习情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例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前,我利用晨间谈话时间,教唱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上课时,先由全班齐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然后问学生,二小为什么不见了?以此导入新课,因为歌词易记顺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儿语激趣,以情育趣,设疑引趣等方法培养学生的。
  二、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激发学生进取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高,而语文教学多犯的毛病就是每篇课文都按照一个程序来授课,往往会引起儿童厌烦情绪。为了使儿童对语文学习有兴趣,首先应根据教材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案,找好每篇课文的入手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譬如课文的讲读,可以打破常规,优先组合,突出重点,增添情趣。从关键词放手,从重点句入手,从中心句入手等等。现在教学方法层出不穷,随着电、光、声等现代教学方法进入课堂,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可以把抽象、死板、单一的教学内容,以形象、活泼、多样地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兴趣形成
  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成天泡在书山题海中,疲于应付,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要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必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延续。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我分析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情况,他们不是头脑笨,智商低,主要是缺乏学习兴趣,对语文没有好感,课外作业不是马虎潦草,就是抄袭。因此要提高语文的实际教学效果,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拓展和课外延伸活动,达到“课虽尽而趣不尽”的境界,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办班报、开展演讲会、实地小考察和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使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带有娱乐性。让学生既活跃了精神生活,又能在智力上得到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兴趣与提高教学质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兴趣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要使学生真正对某一学科感兴趣,还得把兴趣培养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起来,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情趣地学习语文,让学生能不自不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