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笑 林波萍

  摘要:积极心理教育是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趋势,其研究的三个主题为: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的环境。本文重点探讨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使他们能以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51-02
  
  一、培养积极情绪的理论支持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众学者也对这一概念给出了不同的解释。Russell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得顺利时,当事人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随后,Fredrickson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模型,是目前影响最大的积极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等,表面看来不同,但都有拓宽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等功能。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体验理论这一研究主题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壮大了以人为本的心理教育价值理念。[1]
  二、中国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解析
  90后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极其特殊的一代,同80后一起成为社会舆论经常讨论的群体。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阶段,也是90后大学生从出生到成人的完整生活阶段,同时也是信息时代来临的阶段。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环境的渗透及家庭观念的影响,造就了90后一代特殊的心理特点。[2]
  从李启铭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到药家鑫的肇事后杀人事件,再到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打人事件,均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响巨大,大学生和90后群体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研究表明,有54.9%的“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作为极其特殊的一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心理的假早熟及矛盾性。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触面广泛,信息量大,获取信息途径多元化,这使得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相比于同年龄时期的80后、70后更为早熟。他们有主见,不喜欢盲从,追求个性,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更加注重实际,更加追求现实利益以彰显自己成熟、稳重的一面。但是,这看似成熟的做事风格并不能代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趋于成熟,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决定常常显得简单、不成熟,往往把事情想象得过于简单和美好,对未来的估计有偏差,成功想象居多,缺乏落实环节,同时,由于90后多为独生子女,虽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因此,他们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在每年新生开学报到日,不乏见到一个90后大学生入学随行家长五人以上,各位家长为其忙前忙后而“主角”大学新生则怡然自得、无所事事的现象。
  三、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探讨
  积极情绪往往伴随着某种愉悦和幸福的主观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90后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和成熟。
  1.多方合作,共同营造积极环境
  在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过程中,仅凭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家长,教师,班集体,社团组织,社会舆论,公共媒体等应该全面配合,共同营造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
  90后大学生带着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他们还有不足和缺点,但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不论是全民赈灾的汶川大地震,还是举国同庆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民族大事中,80后、90后所表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这个社会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力量和希望,也让社会大众见证了90后的成长与担当。社会媒体不应一味地指责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却对其优点只字不提。相反,应该大力褒扬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为“90后”称号感到自豪,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发扬优点,增强自我认同感,这一积极情绪可以持久地促进他们主观幸福感的产生和保持。
  2.运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产生和升华
  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模型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均能拓宽个人瞬间知行能力,提高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强调,必须以研究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因为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大学生在适应其社会角色的同时,更要注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意识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和体验,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促进其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
  (1)开展各类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由于大学生刚刚从中学压抑的环境脱离出来,因此,在大学开始之初,可以开展各类以认识自我、熟悉他人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团体游戏的形式排解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对彼此的信任感,从而为以后的交流奠定基础。同时,90后大学生在此类活动中能够建立自信,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获得愉悦的主观体验与情感的触动,打开心防,悦纳自我和他人。[3]
  (2)鼓励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由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自我意识较强,与他人交往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摩擦,加上90后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多局限于网络(QQ、飞信、校内网等通讯媒介),导致同班学生之间,甚至是同一个宿舍的舍友之间形同陌路。震惊社会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正是由于员工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造成员工心理极度压抑又无适当途径宣泄,出现员工跳楼自杀后,其舍友竟不知其姓名的惨剧。因此,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校方应该鼓励同学之间多接触,多交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同时,鼓励他们有选择性地加入各类社团,使之在进行人际交往的同时,兼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一旦得到满足,促进了主观幸福感的产生,就能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3)成立心理互助小组,给予组织支撑。心理互助小组可以帮助组员解决其心理障碍和问题,获得组织支撑,通过组员间相互倾诉、角色扮演等形式,达到心理自助的效果。例如,网络脱瘾互助小组,焦虑障碍互助小组,缓解压力互助小组,强迫症互助小组,人际交往障碍互助小组,等等。组员们通过定期参加这些活动,找到同伴,在进行宣泄的同时,排除心理问题给自己带来的消极情绪,从而获得积极情绪和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又可以“弥漫”于他们其它的活动中,保持愉悦和乐观。
  3.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时,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助人自助,让他们在以后的个体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自得自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辅导员及教师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性格魅力,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从自己的角度体验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带来的自我感官上的快乐和心情的愉悦。
  4.注重大学中特殊群体积极情绪的培养,以点带面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差异,大学生自然分化成特点鲜明的群体。其中,贫困大学生、来自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群体等尤为突出,这些90后大学生由于更为特殊的身份,使得其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应该受到重视。
  2004年“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扼腕叹息的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学校不仅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给予其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对这一特殊群体给予关爱和尊重,帮助其建立自信、自尊。笔者在管理实践中,曾组织过班集体为贫困新生过大学里第一个生日的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到了集体的关爱和重视,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感受到了为别人付出的快乐和愉悦,并对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恩。类似活动可以以贫困大学生为“点”,带动激发其他学生积极情绪和体验的产生。[4]
  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以北京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例,2009年第三季度的离婚率达到20.6%。有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离婚家庭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当给予重视。在日常活动中,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引导其积极情绪的产生,弥补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给其带来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让他们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除亲情外的友情、集体情及师生情的关怀。
  四、小结
  90后作为极其特殊的一代,其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管理中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的理论,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90后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以使他们获得持久的主观幸福感,从而缓解现阶段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悲剧这一现象的产生,这一探索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温婉如.“90”后大学生特征分析及教育研究[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1).
  [3]赵晶.辅导员对“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0,9(5).
  [4]刘毅,宗岚.积极心理学观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6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