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狐假虎威”能这样“新解”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守纲

  “狐假虎威”是为人熟知的成语。他原是一个寓言故事的紧缩语。“假”,借用。成语的意思是,狐狸借用老虎的威势,吓退其他动物,喻指仗势欺人。
  有同学则认为,这样解读成语对狐狸是不公平的。他们认为,狐狸处于危难之际,“借虎之威,制胜于虎”,明显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正是狐狸的智勇之举,何错之有?且看文章如下:
  
  “狐假虎威”新解
  ●安徽霍山陈郢中学 郑青松
  
  “成语‘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狡猾的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比喻为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我认为这个成语解释对狐狸的评价是不公平的。
  何为狡猾?狡猾为诡计多端不可信任之意。
  这个故事的开端是“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老虎得狐无疑是为了充饥。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情况下 ,弱者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想方设法,战胜强者,保存自己,就像故事中的狐狸那样,说:“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几句话就把老虎唬住了。继而,进一步争取主动:“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能不走乎?”从而摆脱了丧命的险境。
  另一条路就是服服帖帖地让老虎吃掉。如果说前者是狡猾的话,那么唯有让老虎吃掉才对吗?
  我认为,狐狸这个弱者,在被老虎这个强者猎取的一瞬间沉着清醒,思维敏捷,想出绝妙的对策,这正是狐狸的大智;继而,它敢于领着老虎走进森林,临危不惧,这正是狐狸的大勇,由于狐狸的大智大勇,才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战胜强敌,保存了自己。这怎么能说是狡猾呢?
  何谓欺压?系欺负压迫。这个说法用于狐狸也不确切。狐狸领着老虎走进森林,他的目的是借老虎的威风吓走百兽吗?是让百兽屈服于自己吗?显然都不是。狐狸之所以领着老虎走进森林,是“兽见之皆走”,不过是脱身的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危险处境罢了。
  因此,我对这条成语的解释是:狐狸能够运用巧妙的对策,战胜凶恶的老虎,这正说明了狐狸的聪明、机智和老虎的愚蠢。这叫借虎之威,制胜于虎。
  “新解”第一段,先引出习见的对成语“狐假虎威”的传统解释,观点鲜明地指出,这样解读成语“对狐狸是不公平的”。
  接着文章从“狡猾”和“欺压”两个方面提出论证,据理力争,为狐狸开脱“罪责”。文章说狐狸身处险境,已别无选择,要么束手待毙,要么化险为夷。此时狐狸能临危不惧 ,沉着应对,“唬住老虎”,利用老虎,终于脱离险境 ,“这怎么能说是狡猾呢”?又,“狐假虎威”,目的是吓走百兽,“蒙骗”老虎,求得脱身,于百兽并无伤害,怎么谈得上“欺压?”
  文章最后为“狐假虎威”作出“新解”:狐狸巧施策略,“借虎之威,制胜于虎”,“这正说明了狐狸的聪明、机智和老虎的愚蠢”。
  从字面看,如此“新解”,似乎不无道理,且能顺理成章。由此,狐狸从反面形象变成了正面形象。然而,从成语的原本意义说,这样解读实际是违背原义。细读《战国策》原文(见附文),这里的“狐”和“虎”都是有所指的。“狐”指“昭奚恤”,此人为令尹(相当于相国),拥有重权。“虎”指“楚宣王”。陈述这段寓言故事的是“江乙”,为楚臣。昭奚恤何许人也?其人媚上压下,仗势欺人,深受楚王宠信。当楚王问及昭奚恤的能力时(“群臣莫对”),众臣不敢直言,唯有江乙以寓言喻之,揭穿昭奚恤其实并无能耐,其所以耀武扬威乃是凭借楚宣王的强大和威武,“狐假虎威”而已。
  回到文本意义,“狐”(昭奚恤)的本性就是“狡猾”,对待群臣就是“欺压”。工具书以“狡猾的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比喻为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来解读“狐假虎威”的语义是完全正确的。“新解”脱离语境,仅凭字面意义解读,曲解其义,实为误读。
  以此,还可以类推一些所谓成语“新解”,如“南郭先生也有可取之处”( “滥竽充数”),“狐假虎威,有何不可”(“狐假虎威”),“为东施效颦说句公道话(“东施效颦”),“‘移山’不如‘搬家’”(“愚公移山”),“吹毛求疵”有必要(“吹毛求疵”),“拔苗助长,精神可嘉”(“拔苗助长”),“桃李不言,下难成蹊”(“桃李不言”),“‘眼高手低’”是常情(“眼高手低”)等等;又从成语推及一些文字典故,如“不妨提倡一下‘葛朗台精神’(《欧也妮・葛朗台》),“严监生的另一面”(《儒林外史》)等,都是仅根据事物表象的某些相似点,不顾本质的截然不同,横加类比,任意(不从文章意义)发挥,导致认识偏差,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的。
  那么,对成语典故的传统意义一律都不能作出“新解”吗?也不是。这里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成语典故原义本来只是说的事理一个侧面,事理还有其他的侧面,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义是靠近朱砂的,染上红色;靠近黑墨的,染上黑色。比喻接近好人的,人会变好;接近坏人的,人会变坏。这句成语揭示了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有其合理性。但是,人的成长不只受外因制约,还同时受内因制约,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同样是合理的,这样解读成语是允许的,它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义并行不悖。类似的如“旁观者未必清”(“旁观者清”),“言多未必失”(“言多必失”),“人微言不轻”(“人微言轻”),“‘眼见’不一定‘为实’”(“眼见为实”),“举贤还是避亲好”(“举贤不避亲”),“近水楼台不得月”(“近水楼台先得月”)等均属此列。
  还有一种情况,诸如“任人唯亲”(“任人唯贤”), “下马观花”(“走马观花”),“‘弄斧’必到‘班门’”(“班门弄斧”),“无的放矢”(“有的放矢”),“望书兴叹”(“望洋兴叹”),“一触即跳”(“一触即发”)等,借用成语,别有寄意,用的已不是成语原意,而是在特定语境中翻造的新的词语,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对“矫枉过正”一词作出“新解”:“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解枉。”成语原意是为了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过了头,又弯向另一边。比喻纠正偏差而超过应有的限度,又出现另一种偏差。“矫枉过正”原是贬义的,毛泽东把它解读为褒义的,这样做是就特定语境而言的。当时,党内的机会主义者攻击农民运动“太过火了”,毛泽东针锋相对,反其意而用之,指出“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时期的恐怖现象,非如此决不能镇压农村反革命派的活动,决不能打倒绅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机会主义者口中的“矫枉过正”,正是指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他们的指责用语是错误的,实际“矫枉”并不“过正”。如果他们认为是“过正”,那么,这个“过正”是“必须”的。不“过正”则不能“矫枉”。毛泽东的解读有其特殊性,有其针对性,是有语境的,与成语“矫枉过正”本意并不违背。
  回到“狐假虎威”一语,成语的文本意义是不能随便改变的,它有具体的语境。仅就字面意义,随意延伸“解读”,是不被认可的。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有意一反旧说,另起炉灶,对狐狸自作评论,如诗歌《我喜欢你,狐狸》:
  “你是一只小狐狸,/聪明有心计,/从乌鸦嘴里骗肉吃,/多么可爱的主意!/
  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呱呱呱”自我吹嘘!/再说肉是他偷的,/你吃他吃都可以。/
  也许你吃了这块肉,/会变得漂亮无比!/尾巴像红红的火苗/风一样掠过绿草地。/
  我崇拜你,狐狸,/你的狡猾是机智,/你的欺骗是才气。/不管大人怎么说,/我喜欢你。/”(高洪波)
  这是一首饶有情趣的儿童诗,歌咏的是狐狸,或许与“狐假虎威”的故事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不管大人怎么说”),但是,这是一篇全新的创作,不能看做是“狐假虎威”成语的“新解”。在文学作品中,“狐狸”应该是怎样的形象,见仁见智,或褒或贬,各取所需,属于艺术典型创造,本文讨论的范围是另一个话题。
  
  附: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战国策・楚策・江乙对荆宣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19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