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文兴趣教学方法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钧
摘 要:文言文,古诗词,作为一种传统的语言形式,简练而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明清的半文言半白话小说《红楼梦》,各色文言文,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个历史时代背后蕴涵的人文情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通过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把学生们带入历史的宏伟殿堂,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更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其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文言文 古诗词 初中语文 兴趣教学
在目前初中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显得迫在眉睫。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一些方法,以期与广大语文教学者共同学习、进步。
一、注重课堂导入,形式求新求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进入课堂开始学习,最难也是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文言文、古诗词的初期,对于他们来说古诗词一般都比较生涩难懂,且距离现实生活较远,不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所以,一定要注重课堂的导入。
(一)用故事导入。
古代故事往往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对于故事性强的文言文,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百家讲坛易中天或者纪连海老师的特色,像作家所言“历史,其实可以很好看”,增加上课的趣味性。
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很多,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讲这些故事,看谁讲得精彩,最后教师要介绍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生平,并说明诸葛亮的许多故事都可以在本文中得到印证,如,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等,在这篇文章讲解过程中,印证这些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二)用情境导入。
每一篇文言文、古诗词都有其意境,就像一幅画卷,作为老师,应该像一个画师,为学生们展现这幅画卷!
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首先可以带动学生们共同探讨自己对于秋天的看法。可以展示事先准备的各种古人以及当代人对秋天的感情,让学生们去感受每一种感情。然后,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去聆听这首诗歌的朗诵,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每一个字,让学生凭第一印象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进行共同探讨交流。最后再引入教学内容。
二、注重整体感知,深究中心思想
文言文、古诗词相较于我们的白话文,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针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更要注重拉近古文与现代文的距离。
所谓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整体感知,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有灵魂的使者。其文中的字、词、句、段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旨――中心思想,如同一朵花的灵魂,而其结构如同花的枝干,其文学修辞、字词用法则如同花瓣,只有先从整体上感知,才能体会此花的美艳动人,继而再从花香、花色、花瓣去回味。
如,《过零丁洋》一文,诗人在前两句回顾了平生,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中间四句围绕“干戈寥落”,表现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深刻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两年前,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国家的局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国破家亡的剧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铮铮铁骨,浩然正气,也成为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三、词义融会贯通,在对比中学习
文言词汇的学习是难点,要追古溯今,由此及彼,一个词的古意和今意,或者在不同的古文中的不同应用,都应当总结归类,防止学生混淆。
如,古文中虚词“之”。
一是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字;有的“之”字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以不译,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译成现代汉语是:“两只狼一起追赶像原来那样”,译文中“之”字就没译出来;还有一种情况,“之”字用在句末,用来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也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二是作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一般来说,句中的“之”字如果有指代作用,在前文一定有所指代的内容。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从”和“改”字后面还需要带上事物,也就是说“从什么”和“改什么”,所以这两个字后面的“之”字,就有指代作用了。
四、结合实践,深化主题
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课堂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教学不仅仅在于教和学,更在于其对于我们现实社会的帮助。文言文诗歌,看似很古老的语言表达形式,但其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
例如,近些年出现的孔学风,新时代需要我们去探究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孔子的《两小儿辩日》,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思辨思维,让我们学会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念去认识问题。要把语文课堂拓宽,而不仅仅拘泥于书本。要将中国古人博大精深、厚德载物的精神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时,有清晰的头脑。如,老子、庄子的那份淡然洒脱,世界大同思想的深远,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结合现实去体味。
初中学生处于文言文、古诗词学习的初期,这一阶段的学习会影响他们今后对于古诗文甚至传统文化的看法。只有根据古诗文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让“之乎者也”和学生成为朋友,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正宣.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9).
2.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织编写.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科学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