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兴趣―氛围”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关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信息技术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个细微方面。而尽早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大、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呢?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新课标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师生要把学习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教师要端正思想,更新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让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就要求他们用新的理念来对待新的事物,使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工具,我们一定要用足这一工具。学生要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培养兴趣,改进教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在信息教学中,要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诱发学生兴趣。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起来会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这样就有效地诱发了更多同学的学习兴趣。还可利用游戏、竞赛等方法,激发、强化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能活跃学习气氛,也能增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游戏、竞赛的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改革教与学的过程,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营造氛围,提升素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当前,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万变的社会,学生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学生能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同进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还应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同时,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素质,因为它是提高中学信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众所周知,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未来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自己教育现代化的意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中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要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与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在现有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