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结合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教师、学生、多媒体的相互作用,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力。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化学知识,就成了每一位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优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机化学教学历来重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如各种各样的挂图、模型、演示实验和幻灯片等,但是这些手段都赶不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大量的视听信息,利用不同色彩的组合、三维动画的使用等独特优势,图文并茂,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述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四大平衡规律,更加形象地展示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的微观世界,逼真地展现很多平时在课堂上难以看到的化学反应过程和现象,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学生通过观察、视听,不但可以接收到大量的化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愉悦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增强感性认识,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感性知识多于理性知识,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的,为了使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杂化轨道理论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地、形象地的播放了三维空间坐标中S轨道和P轨道的杂化过程由“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思维优势。这一动画显示仅在讲授中插入,起辅助作用。又如:CH4分子的形成,C原子先进行SP3等型杂化后再与氢原子形成分子的微观过程表现的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把杂化情境体现的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效地弥补学生无法想象的抽象领域,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单纯的说教、讲解效果好得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
3.变抽象问题形象化,变微观问题宏观化
化学教学中,有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在单纯语言讲解的情况下,感性材料不足,教师只能做现象分析,说服力不强,学生感到知识抽象深奥,难以掌握。特别是刚从高中上大学的学生,想象力还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抽象理论和抽象模型具体形象地展示在屏幕上帮助学生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领会。
例如我们在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因为电流的产生和电子的转移过程是微观的、看不见的,我们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看不见的电流和电子形象地由绘图、动画、音、不同的色彩,能够化静为动,寓教于乐,用宏观形式展示过程,化难为易,优化学生思维,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对开发学生思维及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掌握好多媒体课件使用的量与度
教师应充分掌握好多媒体课件使用的量与度,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技术,成为课件的解说者和机器的操作者,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的作用。
有些老师上课时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省时省力,甚至某些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使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教师把教学课件当作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只要按键或鼠标,课件就会顺利播放。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是在教师规定下的思路上进行思维,没有一种自发探索、自我感悟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教学课件也就很难实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很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这个手段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感悟的认知飞跃,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好不了。
2.坚持教师主导作用,
笔者在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就是教科书的翻版,照本宣科,课件文字量过多,教师面对电脑屏幕念课,而忽略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大,过快地更换屏幕内容,滞留时间短,将使学生丢失教学信息,或导致教学信息一晃而过,不利于学生记忆,不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为了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始终面对学生,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上,不要死盯电脑,适时调整和活跃课堂气氛,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屏幕上展现教学内容时不是一大板一下打出来,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而是由教师适当、适时的控制某一结构式、轨道图、表格、结论等内容的出现,使整个教学过程都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
3.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本身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教学的一种辅助,不能仅靠多媒体电子课件来保证教学质量,传统的讲授方法不能抛弃,讲课艺术仍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更重要的是教师启发和点拨,一定要明确课件既不能代替老师,也不能代替课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合适的讲课速度,给学生留下接受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时间,有些重点、难点,可用幻灯片来回多放几遍。将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讲课艺术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重要的概念、规律、公式、结论在屏幕上显示,而这些概念、规律等的说明和解释可在黑板上分析;例题的题目应在屏幕上显示,而例题的讲解则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灵活在黑板上分析推导。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它的优势,克服它的不足,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生机勃勃,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杨宏伟.面向教学的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7):42―43.
[2]金燕.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因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5):66―68
作者简介:熊艳(1977.4--) ,女,讲师,荆楚理工学院化工与药学院
【责任编辑:赵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