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永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能赋予人创造性。同时它也规定: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可见,初中数学教师责任非常重大。那么,如何实施教学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并完成教学任务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谈一些看法。
笔者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校是农村学校,学生对常见的一些数学现象知之甚少,不少学生认为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用处。此外,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引导教育子女,有的甚至给自己的子女灌输“读书无用论”等思想。面对这种种阻碍和干扰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学关键
改革后的数学教材对初中数学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增添了开放与思考探究性问题:归纳、猜想与说理型问题,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信息与跨学科型问题,运动型问题等。这就要求每个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业务进修,加快业务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大量学习和搜集初中数学各种类型所需知识及解题思想方法。初中的教学在农村占了很大的比重,农村的师资水平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近年来有的县市因教师缺编,采取考调进城的办法,把大多数有能力的初中数学教师考调或招聘进了县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更是下滑。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切实搞好农村初中学校的集中布点;加强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使他们具备较渊博的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准确无误地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如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才会有根本保证。教师要博学多才,具备较广博的文化知识,除了具备数学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理化知识和其他人文学科知识,更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要具备良好的心理、道德、情操、审美、修养等品性。实践证明,知识广博和多才多艺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和崇拜,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教育影响作用。
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和情感的交融,走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觉得老师值得信任和尊敬,从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独立思考,勤于探究,课后及时巩固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较强,大多数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或拓展的,学生先通过自学后,已知哪里有“绊脚石”,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效果就会好得多,而且学生学起数学来就感到轻松得多。久而久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也就不会感到数学难学了。
四、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导致初中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处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造成的。他们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正在形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同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差距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妨碍了他们的有效发展,如学习积极性差,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力差,缺少恒心和毅力,等等。因此,对学习不刻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高度重视,一定不能等到他们积重难返时才给予帮助,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照,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多关心和爱护他们。在学习上要给予耐心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充分肯定,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教学是双面做功。在教师讲授知识时,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主动去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超越学生年龄特征的操之过急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采取仿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在当前的试题改革中更是如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并且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对其定向思维的培养。定向思维是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即有固定的思路,用习惯和固定的思路去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具有挑战性,我们只要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好数学。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是基础,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关键,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每位初中数学教师都要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和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