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非体育素质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金素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课堂必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堂。它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多种综合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非体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15-01
  
  在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更承担起了培养非体育素质的任务。更因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体育课堂上对于一些非体育素质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体育教学中合作精神的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而是师生和生生之间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体育教学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师生的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而学生也应该尊敬和爱戴教师,共同营造师生课堂教学合作的良好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之间相互宽容和尊重,有利学生之间互助互学,进而形成和谐的教学集体。体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现在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而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又大多数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对其子女要么期望值很高,希望他们进重点中学,考大学,只管督促其子女拼命学习;要么对其子女十分溺爱、放任自流,认为自己吃过这么多苦,自己的孩子该让他们好过一点,什么也不让他们干,他们什么也不会干,事事依赖父母。由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不注意其合作精神的教育培养,很容易养成以我为中心,蛮不讲理、不守纪律的习气,或者是孤独自卑的心理和行为。无论是孤独自卑,还是以我为中心的学生都经不起挫折,适应社会能力差,这给学生特别是成年以后的学习、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学生进学校来,初中体育不仅只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要经受集体生活的磨合,培养良好的品德,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因此,学校初中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造就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如游戏是一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学生之间交往的重要手段。游戏的集体性表现在人们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既是个人休闲,身心松弛,个人情绪的流露和宣泄,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群体的团结和谐,增强群体的感情交流和凝聚力。进行富有竞赛性的游戏,群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同的状态如何,往往是游戏竞赛成败的关键。即使是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如外人冷眼相看,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某个群体成员的角色,为某个群体的竞赛或竞技欢呼雀跃或叹息沮丧。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游戏活动,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生理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心理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要改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所产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落后的教学方法,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切实把学生的主题作用放到首要的位置上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深层动机,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三、在体育教学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一)利用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首先是竞争法。竞争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激烈的对抗性、竞争性;学生要承受很大的运动负荷,能促进学生进行最大限度发挥机体的功能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其次,还可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所谓游戏法,就是指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由于它本身的特点,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第一,体育游戏都是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规则的良好习惯;第二,由于体育游戏一般都是集体进行的,在游戏中,参加者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游戏,取得胜利。这样,通过游戏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第三,体育游戏中常采用比赛形式,且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难度,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且初中生竞争意识强,有好胜心,教学中宜多安排游戏,既达到增强体体质的目的,也达到提高意志品质的目的,比枯燥无味的素质练习效果好得多。
  (二)加强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学生的信心
  在某种程度上,同学间的相互鼓励的效果更有胜于教师鼓励产生的效果。当学生的意志开始动摇时,运用同学的鼓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或不完成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学的反应,因为这类学生怕出丑,怕同学的嘲笑、讽刺,而造成心理压力,产生缩手缩脚,不敢练的现象。这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比赛法,使同学间相互讨论、学习、鼓励、帮助,这种相互信赖,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营造练习的良好环境,让他们大胆,放手,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去练习。
  随着教学教改的推进,体育课堂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更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这也是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