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皮庆吉

  在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古典诗词无疑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其中有暗香隽永的红梅,有清香宜人的秋菊;有挺拔的剑兰,有多刺的玫瑰;有绚烂的月月红,有只开一瞬的昙花。比起小说、散文来,恐怕很难找到像唐诗宋词那样更富于艺术魅力,更令人兴味盎然的作品了。可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之一的故事词,为何始终不能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呢?分析起来,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古诗词自身造成的。古汉语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加之古诗词特有的表现形式,因此学生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二是现在的古诗词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学生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诗歌的教学变成了诗歌知识的教学,变成了诗歌的分析,诗歌作品的感人力量在教师自我陶醉的分析中随着横飞的唾沫星消失了,学生非但没有在教师的讲解中受到熏陶,反而厌恶、反感,对语文教学排斥和逃避。到底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使得他们能自由地采摘那绚丽园圃中的奇葩呢?我认为若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一、让学生读起来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唐朝韩愈曾说:“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可见他也是把诵读作为训学的规则之一。在诵读中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单独朗读、齐读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读诗的兴趣。读诗时,要求学生首先注意停顿,掌握好节奏,以读出诗歌的韵味。诗歌的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体现的:四言诗每句两顿,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五言每句三顿,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七言每句四顿,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其次在读诗的过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再现诗中描绘的景,在心中体会诗中抒发的情。除了上述的诵读方法,还可以配乐朗读。汉字本身就平仄错落、富有音韵,若配乐朗读,就锦上添花了。背景音乐可依据诗歌的感情特点而定。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配以古曲《阳春白雪》,乐曲时而低吟、时而激越,在抒情上和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器鲜明的画像。这种旋律是认识理智的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角度。”可见这样处理有助于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让学生唱起来
  把音乐引进教室,除了作为背景音乐配以朗读,还可以直接来唱。因为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和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利用歌曲和诗歌都可和乐而唱的特点,让学生诗、歌共赏,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能把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情感。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和黄安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在唱中背诗,在唱中体会诗和歌的异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蕴之美。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有古今不同的演唱版本,例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学习时,可先让同学听完不同的两种版本,然后让他们就自己喜欢哪一种诠释的方式进行讨论。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准确地把握原词的内涵和艺术风格。
  三、让学生“画”出来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客观物象,“意”即主观感情,意思是诗人将感情注入客观景、物,而不直接地表述。所以就有了“诗是无形画,画时无声诗”的说法。诗人在创造绘画美时,往往通过色彩来描绘大千世界的音容笑貌,使诗的形象具有绘画的可观性和直观感。像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红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像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是通过色彩丰富审美形象,强化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可采取将诗歌中用语言文字表现的色彩转变为真实可感的颜色的方法,让学生先大胆地用色彩画出他心中的景物特征,然后比较诗中的色和画中的色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色彩本身,也包括这种色彩在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时的作用)。比较中学生在把握诗歌的物象特征的基础上不难发现诗歌中的摹虚和绘画中的写实的异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除了以上所说的读、唱、画的方法外,我们还可运用写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是仿写。在学了简单的诗词的格律后,例如《如梦令》、五言绝句等,都可以让学生仿写成应景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写评论、赏析。让学生把学习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整理成文。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文学评论的能力。
  古典诗歌是经过岁月的沉淀而流传下来的,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有艺术魅力,更有一种人生的魅力,值得我们引导学生来品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