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正元

  摘 要:“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怎样学习”和“探索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现将步骤略加归纳供同仁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现代教学的任务,不能只是使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把握方向、运用知识、汲取信息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因而偏重单调的重复与模仿,忽视在发展上下工夫,更无意于引导学生的自学,其结果势必不能如期达到我国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公民的素质。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
  我们注意到当代国际国内教改实践促使教学理论和方法上发生的重大变化,确认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强调教师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的认知活动并尽量扩大这种活动的范围,以培养学生对认知活动的兴趣,掌握认知活动的基本方法,这成了我们教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我们努力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下,参照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结合运用教育心理学和新的教学理论,作为理论根据。
  
  一、依据要点
  
  1.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决定因素,因为:(1)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同化”(皮亚杰:“同化作用是有机体把外界元素变成日益完善的结构的整合作用。”)、“顺应”(指主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自身变化过程)、并达到“同化”与“顺应”的“平衡”,教学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能动作用,即参与教学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2)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需要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做自我调节,而这种自我调节又是教师或其他人所无法代替的。(3)教是为了不教,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把“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为此,要运用学生全部心理机制,手脑并用,掌握知识、增强智能、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2.教学的性质取决于教学的结构
  结构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它决定事物的性质。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必须变革课堂教学的结构,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结构。各门学科知识都有其自身的结构,而知识的作用,主要不在量的作用,而在于知识的有效结构的作用,因此要密切联系,扩大知识功能单元,突出结构化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中的主导地位。与此相应地还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冲破单一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形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其智力活动的时空范围的教学形式,不断调整、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促进其情感、意志、操作能力的协调发展。
  赞可夫提出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认为如何学习(即过程)要比学习什么(即产物)更重要。教学过程的优化是由选择和实施教学的所有基本成分,即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和形式的最优方案综合而成的。教学是精神生产,优化教学过程,极其重要的就是要在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中创设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贯彻相应的教学原则。
  
  3.发展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可以将其人格化地比喻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知识是数学的躯体,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就是数学研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在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做更进一步认识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性观点。数学思想具有本质性、概括性和指示性的意义。因此,教学要特别注意在概念的形成上下工夫。思维训练是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核心,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结合知识、技能的掌握中,亲自参与思维的操作。
  
  二、具体做法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自学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设计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体系框架。其要点是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包括在内容上组织单元教学,在形式上采用个人、小组、班级三结合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含创设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及相应的教学原则)。这一教学法体系的贯彻及其要点的落实,就成为我们教学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操作工艺上往往遇到下列几个问题,我们注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解决。
  
  1.认识并坚持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靠自己学会知识的
  过去,我们总认为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靠教师教会的,迷信教师讲的功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着意突破这个局限,认识“教”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要在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下工夫,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学。所谓“自学”,是指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能独立开展认知活动。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各种认知感官参与学习。“看”,看教科书、参考书等;“听”,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等;“问”,提出问题,主动求教于老师、同学或书报杂志等;“作”,制作教具或模型,演示操作,通过动手测量、观摩等手段发现问题或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以及画图、演算等;“记”,记忆教学内容的纲目要点;“议”,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信息,学习用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表达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方法等,让学生亲自参与思维的操作过程,品尝智力活动的成果,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过程,让学生的自学活动在教学中的个体阅读钻研、群体议论、个群结合练议的三个环节中进行,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坚持个人、小组、班级三结合的教学形式
  单一的班级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差异,把学生当作“标准件”,用一把尺子、一个要求,整齐划一地进行教学,影响并抑制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需要各种人才,而每个学生也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不能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们采取单元教学形式,力求扩大教与学的时空范围,让学生既有按各自的情况个人独立阅读、思考、实验、操作的时间,又有小组议论交流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对问题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咨询、释疑、深究的时间;还有全班学生在教师有见解、有深度的引导下,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讨。师生畅所欲言,相互补充、纠正、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议论”是促进个体排疑、互补、吸收、同化的重要环节。所谓“议论”,是指学生在群体中,多方面地直接对话,使个体的有关信息、情感、思维方法得到辐射交流,相互激励、启发,促进自学意向和自学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议论”深度并非一下子就能达到,我们分层次逐步将议论引向纵深。第一层次是“问答式”,主要是问问答答;第二层次是“讨论式”,能交叉问答;第三层次是“议论式”,即围绕一个较大的中心,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思路自由地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促进,甚至热烈争辩,引起连锁的辐射反应,使思维在交叉启发中向纵深发展。
  
  3.创设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

  如何创设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这跟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关系。为了保证新教法体系的贯彻,我们着重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1)动和静。自学时要保持安静,不受外界“动”的干扰,但这时的“静”并不意味着“松松垮垮”、“没精打采”,而是静中有动。此时由于渴求知识,学生脑海里翻腾着智慧的浪花。讨论的气氛应该是热烈的,这是一种“动”的状态。但是,“动”并不意味着“凑凑热闹”、“瞎说一气”,而是动中有静。任何一种见解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热烈而有秩序地进行。
  (2)放和收。要使交流讨论既能取得好的效果,又不浪费时间、影响进度,就要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做到“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所谓“放中有收”,就是说“放”是在知识领域的一定范围内、在教学过程的一定阶段上的“放”,学生控制在这种尺度内敞开思路,畅所欲言。所谓“收中有放”,就是说教师控制的尺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要根据教学的进展情况作灵活的调度,即允许冲破“禁区”,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进行探讨。
  (3)利和弊。如何衡量教学中的利和弊,这是很重要的。教学以习题为中心,只注重套用公式,以习题带概念,这是得弊失利。实际上这种一味追求机械模仿接替的“诀窍”是个“弊”;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灵活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才是利。如果教师过于迷信自己讲的功效,实行“满堂灌”,不开动学生的大脑和双手,灌下去的是死知识,有得而复失的危险。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初期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但随着自学能力的增强,学习进度会逐步加快,收效倍增,这是“以一本而获万利”之事。
  通过对上述一系列有关新教法体系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要点的明确和落实,确保教学不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干扰、混同。
  
  三、取得的成果
  
  经过“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
  1.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较为扎实。
  3.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得到较快提高和发展。
  4.学生的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学数学教学》.安徽教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安徽省数学学会
  4.李汉松编著.《西方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