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与90后相处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转眼已经从教五年了,随着教龄的增长,一届一届学生年龄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刚开始工作时比所教的学生也大不了几岁(都处于80后),可以心知其所想,在情感驾驭上会更得心应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已经跃居于学生的主流,这些孩子如“奥运向前冲”的节目一样,既给人以新奇的感觉,又充满了不尽的挑战。有时与其说他们懂事,不如说他们是一群可爱的精灵:有时与其说他们是演员,不如说他们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有时与其说他们爱吃,不如说他们是尝遍各种风味的美食家;有时与其说他们创新,不如说他们是大胆时尚的弄潮儿……80后的教育模式,对他们来说早已俗不可耐,要想真正读懂他们并且与其友好相处,以至于达到教育目的。还真得好好研究一下他们。
  通过多年从教所得,我把90后的问题学生总结为几个典型的类型:小病大养,无病呻吟型;屡改屡犯,千锤百炼型;个性自我。哗众取宠型;乐学贪玩,二者兼顾型;空想假做,缥缈梦幻型;比拼吃穿,合我其谁型。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掌握学生类型,做到因“型”施教。
  
  1 小病大养,无病呻吟型。90后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可以说是家族的宠儿,大多数孩子一有点儿毛病,家里人就会全家出动,心疼备至,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孩子一说哪儿不舒服,家长马上就会给老师打电话请假,所以,这就会“培养”出一些不自觉的孩子,以此为借口欺骗老师,哄骗家长。遇到这样的学生,起初我也是绞尽脑汁,软硬皆施,但收效甚微。直至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输液(感冒了),经常以此为由请假的王同学来到我办公室。说感冒难受,要求回家休养几天。我随机说了一句:“老师也病好多天了,我也干脆把工作放下回家休养算了。”此时,我观察到一向很难感化的她,脸上却异常地泛起了羞愧色。我便趁热打铁有意识地晃了晃正在输液的那只手,并不断的咳嗽起来,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她竟坚强地挺过了她所说的感冒。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90后的孩子大多是表面上很刚硬,实质内心防线还是很脆弱的。他们不是不会感动,而是我们给予他们感动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2 个性自我,哗众取宠型。现在的班级总会有几个“与众不同”的同学。他们或者出洋相,或者力求“妙语惊人”,这足够叫老师头疼的了,但更令人气愤的是全班同学的“集体无意识”。因为无论这几个“耍活宝”的同学做出什么举动,他们都是最忠实的“粉丝”,以笑声捧场,间接助长了那几个同学的气焰。岂不知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老师的痛苦之上的,如此反复,课堂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在我教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起初我也像大多数老师那样,以“哗众”的几名同学入手,恩威并济,软硬兼施。但结果是治标不治本,这儿个“倒下了”还有“后来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此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以往我们谈到“哗众取宠”的问题。首先会像我上边说的那样极力在‘哗众’的人上做文章,并狠狠批评此类的人,而不知研究“取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因为袒露个性的学生之所以能博取“重赏”,就是因为有人在“宠”,那么杜绝了“宠”这一现象,实质上,也就根本解决了问题。所以,当有力求“哗众”者出现时,我们老师首先以极严肃的表情相对,乃至很生气,之后重点批评“宠”此现象的人,让他们深深地懂得老师最生气的是集体的无知,而不是调皮的几个学生。那么,如果大家都以冷静的心态面对此事,“哗众取宠”的现象也就迎刃而解了。
  
  3 乐学贪玩,二者兼顾型。0后的孩子当中不乏有既想把书读好,又能玩得开心的学生,实质上这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如能两全其美,本无可厚非。而如果是边学边玩,再力求两者兼顾。那就是空想假做,到头来只能是缥缈梦幻一场了。以我班曲同学和梁同学为例,这两个孩子,有上进心,都怀揣美丽的梦想,但二人学习效率不高,很难专心致志地学上二十分钟,可以说是边学边玩,时而听听歌,时而唠唠嗑,结果一堂课过去收效甚徽。之后悔不应该,放学之后狠命往回拿书,力求“开夜车”恶补,俺回家以后据其家长反映他们还真是拿起书学习,而多数时候是偷偷打开电视,看一眼电视,看一眼书,等到钟爱的节目演完后,自己已经哈欠连连,困意大增,到头来落下个用书盖头睡觉的毛病……,他们不懂得其实“能够品尝到胜利果实的人不一定是最用功的人,而是最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对于有类似情况的学生应时刻留心他们的动向,经常找之谈话。以典型实例教育他们此种学习态度的不可行,并且每天给他们明确任务。定期检查,让他们谨记“态度决定高度”、“习惯决定成败”的道理。
  
  4 比拼吃穿,舍我其谁型。过去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是属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而90后的孩子应属于“生在新世纪长在蜜罐里”。普通的衣着饮食,早已不能满足他们,“时尚”的字眼儿永远和他们靠得最近。喜欢的东西,很多是都是吃(穿)你没商量。家庭条件是一方面,但更多是一种比拼的风气在作怪。我在我们班做了一次调查,除了正常的吃穿花销外,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同学日平均消费要在30-50元,条件一般的在20元左右,条件不好的也得在5元以上。班级日消费总额均在600元以上,这种比拼吃穿的不良风气势必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更令人头疼的是,无节制的消费给班级的卫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我花了很大心思力求扭转这种风气。但收效甚微。偶然的一次读书中,一个故事给了我启示:一对夫妻生活有些清贫,但感情非常好,买个彩电一直是他们的梦想,丈夫嗜好吸烟,一日得两包,妻子多次鼓励他戒掉但都不见成效,丈夫依旧吸着烟,不同的是一年多来妻子再也没有劝他戒烟。年底时,丈夫再次提到彩电的事,这时妻子给丈夫一个惊喜――台崭新的大彩电摆在他面前,丈夫百思不解,妻子沉稳地揭示了谜底,原来一年以来,丈夫每买一包烟,妻子就存下同等的钱,这样就在日复一日的省吃俭用与执著中,妻子智慧的完成了心愿又成功地戒掉了丈夫的不良嗜好。读过这个故事后,我以这个逻辑,在我们班花钱最多的刘同学与霍同学身上做了试验,以一个月为限,留心观察他们的日常花销,如实作下笔记,之后拿给她们看,她们顿时目瞪口呆,最终效果不言而喻。为此,我懂得了“以小见大,潜移默化”教化孩子的又一法宝。
  综上所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更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仔细揣摩每一个孩子,用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新方法因“型”施教,勇创辉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