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震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
又如在数学教学中,引人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一定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思考,又能将思维拓展,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用开放性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新的学习情景。如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教学,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成两片,要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要不要将两块都带去?如果只带一块,那么应带那一块?为什么?学生思考或回答问题时,已感受到: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判定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要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要以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们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可以在无形中带动学生们主动求知与主动上进的欲望。如课堂讨论的增加,可以使学生们在已有所学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能多元化地全面发展,如学生们的态度,情感等等非智力的因素也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开拓。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要抓住小组交流的环节,将全体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与互相探讨,让学生们在课堂的讨论中,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同时,在教学课堂中也应强调数学游戏的引入,它不仅可以改变数学教学与知识的呈现形式,还能提高学生们无限的兴趣,培养学生爱上数学、努力探索、努力追求的精神。在这个追求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便能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课堂上难以领悟的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求学态度,开拓了学生们的思想,也推动了数学课程新知识的传播。
三、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但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回答总是肯定,但作业中错误很多,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一两道,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做,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信心了,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成绩也随之提高了。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