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俊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感兴趣才会去研究它探索它,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通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通过设疑来激发
  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例如上队形变换课时,我先讲“一列变两列怎么走”,然后提问“二列变四列”、“二列变三列”如何走?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动脑的好习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
  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
  情境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情境的创设包括学习环境、学习动机、教学情景、竞争氛围与人际关系等,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统观全局,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教材的特征合理而且科学地创设相对融洽、和蔼的教与学活动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氛围,然后再由特别的环境与合适的氛围激发兴趣。
  例如:五年级《蹲踞式跳远》这一课,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这课内容实际上学生在四年级已全面接触与掌握,而五年级要求的重点则在于进一步改进技术。从表面看,学生有基础,这课应该易教,实质上这“基础”反而对完成教学任务不利。因为学生往往会依仗所谓的“基础”而固步自封,认为四年级时怎么跳,现在也该怎么跳。这便给“改进”带来了麻烦,更严重的是学生由于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对这课的学习肯定兴趣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基于此,我把再现“柯受良成功飞越黄河”这种情景设定为这课激趣的突破口。因为小学生喜欢英雄人物,更喜欢模仿英雄行为。就这样,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我再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由情境切入,通过引导学生找出“飞越”与“跳远”的联系点,进而成功地完成这课的教学任务,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改革创新激发
  体育课上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支配。教学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练习来完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突出体现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趣味性。因此,学法的改革创新是激趣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重视学法指导,大胆改革,着力创新,才能全面彻底地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例如:我上高年级《跳高》这课时,依照学生的实力和知识水平,在指导中大胆尝试“自动调节分组教学法”。即按不同的高度设置四个场地,把学生分成A、B、C、D四个组。A组为水平最高,其余渐次。在练习与测试过程中,规定每当一人连续两次越过本组的高度标志时,可自动调节晋升一级继续学习;相反,连续三次达不到本组标准的,自动调节降低一组再练习,要求最低的D组,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可望不继升级。而每当跃升一级,他们便又面临新的起点,又有新的目标。这既维持了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又延续了他们不断学习的兴趣;而对于水平最高的A组来说也不是无事可干,他们的技术水平经老师考评认准后,便可以到其他组当小老师,进行示范或指导。
  这种措施锻炼了学生的指导与示范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有效迁移,使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而对其他组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直观与交流的机会。这便保证了人人都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学习目标,保证了运动的强度与练习的密度,保证了学习的效果与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能使教师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充分发扬学的优点与弥补学的不足。
  四、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
  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如在体操横箱分腿腾跃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对此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克服了跳横箱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迎面接力赛”“50米往返接力”等。在如再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不仅比一比谁投得远,而且比一比谁滑步滑得好,更比一比谁能牢记教师所讲的技术要领等。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逐渐学会用体育活动来调节日常带来的紧张和疲劳,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显而易见,上述课例成功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在于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保证趣味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但“学习过程自组”决不是“放羊式”的翻版。在“学习过程自组”中,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在课上加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情景激趣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较强的生命力,需要教师的灵活变通。因为不论哪一种方法或形式,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一用到底。所以,教师必须注意研究,不断提高水平结构,多进行教学积累,多进行发掘与发现。唯此,“情景激趣”方能保持永久的生命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