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主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树清
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必然”。更重要的是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重要的理念首次提出,这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明确提出:“生物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成为时代对教育提出的重要命题。我认为自主探究法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自主探究法即学生根据生活情景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这种学习方法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理念基础上的教学。它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以发展学生的个体为根本,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特征,其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突出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突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让知识与能力兼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实施自主探究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统一起来,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实现了学生的“自学、自立、自悟”,能真正促进教学重心从“教”向“学”的转移,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的创新人才。下面我结合在讲课过程的亲身体会说明自主探究法的优点。
一、旁征博引,让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生物知识前通过利用影像资料展示我国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以及我国生物工程在医学方面、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励学生要不断探索生物知识的奥秘,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动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用现实生活的实例作为导语,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
在讲授《减数分裂》有关新知识前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这样引入:“我们每一个人是怎么孕育的呢?”有部分学生回答说:“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这时我再问学生:“那么精子和卵细胞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样就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三、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知识是非常抽象和复杂的,如果教师只靠枯燥的语言讲解和形容,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为了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分析的难点,教师在授课前要自制Flash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讲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时,用卵式生殖过程Flash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理解有关知识。讲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可让学生看精子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掌握相关知识。讲减数第二次分裂时,让学生先看书并与有丝分裂过程对比的Flash动画相联系,加深理解。这样就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创设良好的自我学习氛围,使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四、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因为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必然”。因此我在传授新知识前布置学生课下搜集现实生活中应用新知识的前沿科学技术,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促使学生增强学习知识的动力。例如植物的向光性及光合作用,叶绿素的提取,无土栽培,动物激素饲养小动物,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等等。让学生参加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五、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传授新知识前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思考得出结论。例如在让学生观看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前对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找出答案:“(1)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几个精子?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几条染色单体?分裂开始后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2)什么叫联会和四分体?(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什么?……”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疑问,并适当对提问进行引申。例如:观看完减数次分裂过程后总结“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促使学生认真观看Flash动画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自主学习卵细胞的有关知识打好知识基础。课后针对学生素质间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优秀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作用。
六、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发散思维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分裂的过程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时进行大讨论,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的讨论,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不断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对事物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达到学习的目的。
总之,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根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生物1》分子与细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靳玉东.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