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一次合作学习失败引发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风靡课堂,俨然已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今年我镇的村小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几乎每堂课都见到几次合作学习,搞得很是热闹,其中不少是流于形式,勉强为之,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下面就评比活动中的一个案例,谈谈个人对合作学习的一些看法。
  案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苏教版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教材)。
  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先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在学生顺利说出下面几句后,教师问:“这首儿歌我们说得完吗?谁能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概括出来?”教室里一片沉寂。教师随即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只见有的学生低头不语,有的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还有几个在偷偷地笑,只有少部分学生作交流状。几分钟后,教师又问,还是没有人说。这时教师显然有些急了:“难道你们昨晚没有预习吗?”受此启发,终于有学生说可以用字母表示。然后在教师的一再催促提示下,全班学生好不容易用字母把这首儿歌表达出来。教师这时才如释重负,匆匆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整个教学过程不要说教师教得累,就连我们听课的老师都感到累。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课后我分别和师生作了如下交流:
  我:学生平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也是这个样子吗?
  教师: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平时基本上不搞合作学习,所以今天课上他们不太习惯。
  我:那今天的课为什么要设计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环节呢?
  教师:大家都在搞合作学习,如果我不搞,就不符合新课程理念,评委的分数也打不高。
  ……
  我:老师让你们相互讨论,你们为什么都不说话?
  学生甲:不太习惯,不知道说什么好。
  学生乙:老师提的问题不是很明确,我还没想好。
  学生丙:听课老师很多,我很紧张,不敢说话。
  ……
  思考
  1.合作学习拒绝作秀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改变学生个体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而在本案例中,该教师片面机械地理解新课程理念,以为学习方式只要贴上“合作学习”的标签,就是一堂新课程的课,评委就会给予高分,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不是他的教学目的。这种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作秀,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唾弃的。我们需要的是真实有效的合作学习。
  2.合作学习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
  在上面的案例中,合作学习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该教师临时抱佛脚,平时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培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合作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想用就用,它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为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手段,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合作。如设计一些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具有挑战性、开放型的问题或操作活动,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必要和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合作的习惯。其次,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能。如尊重和理解小组其他成员,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对对方精彩的见解要予以表扬、鼓励;有反对意见时,要等对方说完后再心平气和地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困难时,要学会通过反思、协商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又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享合作学习的快乐,促进合作技能的提高。
  3.合作学习不能操之过急
  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时间。学生只有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才会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才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欲望,合作才成为可能。在合作过程中,也应有足够的研讨时间,不应催促,或在学生意犹未尽时终止合作。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刚抛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时间;在合作过程中,因怕教学任务完不成,一再催促提示,越俎代庖,打乱了学生的合作过程,使得小组合作效率低下、有名无实。如果教师在问题提出后,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各自的想法;在合作遇到困难时,不要催促,应参与其中,找出合作困难的原因并作适当的引导,共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合作,学生的参与面广,讨论问题的程度也深,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4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