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活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谭兆亮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再是摸不着看不到,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因此,数学教学如果依旧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势必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课丧失兴趣。基于此种情况,自主探索逐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索活动“做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主要标志的“做中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2]为体现这一理念,近年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以往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形成一种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优秀教学案例,谈谈自主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课堂参与结构
  
  小学生处于一个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一旦课堂教学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丧失积极参与课堂的动力。在教学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就要充分重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喜欢动手探索未知事物的心理需要,适当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手脑齐用。2008年11月在宁波著名特级教师名师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讲授中的一个片段,教师就很成功地把学生的自主探索融入到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请学生从桌上选择一个三角形,测一下它的三个角,问他们有什么发现?问题一出,学生探索求职的欲望被激发,纷纷用量角器认真仔细的进行测量。然后学生纷纷举手说,发现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等于180°。此时,教师不急于表态,见没有人反驳,便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都知道,测量是有误差的,通过一次的测量我们就一定能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见机让学生选择桌上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角度固定:30°,60°,90°),要求他们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进行探索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个怀着更为好奇的心情参与到课堂的拼图探索中,并尝试不同的拼法,待学生拼好后(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教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拼成的图形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教师做出一个疑问的表情说:“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拼起来后怎么不是360°呢?”学生说:“拼在一起少了两个直角。”教师说:“也许你们的想法都是对的,但是老师还是不相信。这些三角形给了角的度数,那如果给你们一个不知道的任何度数的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的内角就是180°呢?”接着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新的任务:利用桌上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纸片、剪刀和米尺等进行合作交流,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奥秘。此时,学生进入了第三次自主探索阶段,求知欲被彻底激发,兴趣达到了最高点,课堂参与程度也达到了最大值。经过合作探索,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教师此时抓住了其中一种方法(剪下三个角然后拼在直尺上恰好凑成了一个平角即180°)进行分析,并用媒体展示了这一拼法的动态过程。最后,教师通过总结,把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这一重难点呈现给学生。三次自主探索活动,层层深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进行创造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书本上现成的概念、公式等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所学知识点,适时地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能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吴老师先从八月十五吃月饼引入。师:妈妈买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块?请用掌声表示。(学生都拍了2下手)师: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块?(师和生一起拍了1下手)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是……(学生有的用手指点一下手掌,也有的巴掌拍到一半停下来……)其实,学生在击掌的同时已经展开了思考,并默默地在脑中创造着自己心中的一半。这种情况出现后,吴老师抓住时机:“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你心中的‘一半’?写字、画画都可以。”几位学生自愿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也在纸上开始勾画自己心中的“一半”。顿时,整个课堂沉浸在学生自主实践创造的热潮中。学生有画半圆的,有画正方形的一半的,有直接写汉字“半”的,还有画O和S(他们认为O和S是把“8”这个数字符号横切和纵切得到的)。随后,吴老师通过让一个学生把一个月饼模型平均分成两份,引入并强调了“平均分”的概念。接着吴老师让学生再次上台,但这次是用数字表示心中的一半。学生个个争相举手,到台上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有的用0.5表示;有的用4表示(他认为4也是8的一半);有的已经知道用1/2表示……看到学生个个有自己的想法,吴老师逐个进行了表扬,随后自然引出了1/2的概念。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他们就能按自己的想法创造出不同的“成果”。这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伟大创造”告诉我们,教学中给学生足够自主探索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锻炼其他方面的数学素质。
  
  三、让学生轻松熟奏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和掌握”三部曲
  
  亲身经历的总是印象最深的。中小学数学新课标一再提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数学知识有机组合起来,将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如:宁波市小数会第七届年会暨优质课评比中《测量―毫米与分米的认识》一课,首先教师让学生比划学过的一米和一厘米有多长?(比一比)随后展示米尺和一厘米长的实物。然后,师:大家估计一下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估一估)生:1cm、2cm……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要测量验证一下才能知道。(测一测)教师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亲自发现和感受到有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够1cm的情况,以此激起他们探索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自然引出毫米的教学:教师多媒体展示尺子,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为1毫米,让其观察、感知。(看一看)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教师让学生动手剪1毫米的纸条,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剪一剪)感知结束后,教师把知识回归到生活。师:生活中你见过什么物体的厚度或长度大约为1毫米。生:硬币厚度,一张练习纸厚度,碟片厚度。(找一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了一定表扬后,多媒体展示直尺,让学生齐数刻度1和刻度2中有多少小刻度。(数一数)随后,教师展示两个测量情景,呈现的均是物体长度差几毫米到整厘米,让他们建立起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学生对毫米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师让学生再次估计(橡皮和硬币的厚度)和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加深学生对毫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随后的分米教学中,教师依旧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测一测、数一数等动手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有关分米的知识。整节课,教师把毫米、分米的知识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毫米、分米这两个新的长度单位,以及它们与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总之,数学的学习不应该是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应该是“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把教材中的内容与其生活原型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进而学会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快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做中学,学中做,只有教学做三者合一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造、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120.
  [3]沈丹丹.小学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