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 政

  摘要: 当下不少教师充满了职业倦怠,很少感受到幸福。原因诸多,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以外的因素。本文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讨教师远离职业幸福感的原因,旨在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而且深化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理解,为收获幸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教师职业幸福感原因建议
  
  英国教育家Elizabeth Holmes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Well-being)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那么教师的幸福感是什么?陈艳华指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专家学者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幸福进行诠释,因而对教师幸福感的内涵界说也不尽相同。在当下这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氛围中,幸福为何与许多教师无缘呢?这就成了我们关心、思考、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的原因探析
  
  影响教师收获幸福的因素颇多,在研究这些影响教师收获幸福因素的研究中,许多心理学工作者采用了自然科学研究物质世界的方法:量化分析。不可否认,得到的相应结果,对我们认识幸福与收获幸福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笔者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人的幸福感也可能不同,而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却有共同的幸福体验。因此,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讨问题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1.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许多教师缺乏对幸福的正确认识与感悟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的确,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取决于每个人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一种理性的认识,通过个体的反思与感悟得以提炼与升华。幸福观与个体的认知取向息息相关,而个体的认知取向受个体的生活实践制约。回答什么是“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实践,而且需要有一颗敏锐的洞察之心,时刻对人生的阅历加以反思、提炼,获得感悟。幸福是对生活的感悟,它高于感知,是理性的思考与认识。幸福是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对工作、生活、家庭、学生、学校这些生活的组成元素的同一认识与完美整合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幸福更是一个过程,个体自身、他人、社会与自然是这个过程发生发展的土壤,四者之间的矛盾是这个过程的动力源泉,个体在处理四者矛盾的实践与反思过程中,幸福观念由模糊到清晰再到形成。与此同时,个体的人格也逐渐完善,从而走向和谐。这正是教师达成心境平衡,收获幸福所必需的。
  
  2.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许多教师缺乏积极的体验
  既然幸福是个体对生活深刻的、稳定的体验与感受,那么它自然与个体日常生活的体验紧密相联。因此,幸福感的获得需要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体验和积累,如果个体的日常生活为消极情绪体验充斥,那就很难有所谓的幸福感了。积极的体验需要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需要教师有正确地看待问题的观念。
  
  3.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许多教师缺乏获得幸福的途径
  布莱希特在他《三个芬尼》的歌剧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是在追逐幸福,殊不知,大家追逐幸福,而幸福却在追逐着你。”的确,每个人终日忙忙碌碌地都在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幸福在哪儿?笔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可以来自以下途径:(1)教育教学的过程。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有的教师仅仅把教育教学当作是工作与任务,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有的教师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着和学生知识共享、情感交融的过程。(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来源于学生的成功,还来源于自己的充实与发展。(3)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幸福,是因为爱和被爱。教师要想幸福,就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在职业中收获快乐,这样,付出也就成了享受。因此,爱是动力,也是获得幸福体验的途径,爱与幸福融为一体。
  
  4.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教师缺乏发现、创造、收获幸福的能力
  幸福能力是指人们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一个社会,个体追求幸福的水平越高,这个社会就进步得越快,对教师而言,只有在感知到真正的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够精神焕发,保持青春与活力,而有的教师则牢骚满腹,脸上愁云密布呢?道理很简单,幸福的教师通常有一颗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宽容、善于发现与感恩的心。他们具备了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与快乐,以及收获幸福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胜任自己的工作中体验和创造幸福。
  
  二、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积极的心向
  积极的心向是个体主动积极地把外部的信息与追求幸福的观念、信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的确,在教师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工资不高,压力太大,工作重复性太强,学生个性十足,等等。但是当教师具备了这种积极心向的时候,他就会想方设法赋予这些普通的或者消极的事件以积极意义。
  
  2.教师应该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学会“自我超越”
  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职业最高的境界,要想成为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就要具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使命感、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持久的职业动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需要时间的磨练的,在困境中求进步,在艰难中勇于前行,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持有一种不懈的追求,是教师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我们常说“超越”。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历史,超越别人,其实,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当“愿景”(vision,愿望的景象)与一个清楚的“现况景象”(相对于“愿景”的目前实况景象)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时,人们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creative tension),想要把二者合而为一。实践与研究表明,一个人有美好“愿景”的时候,不仅可以激发他的动力,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教师应该善于自我反思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活得有意义”。怎么样才能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自我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找到幸福与意义的标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去评判当下的生活是否幸福。当然,幸福还是一个过程,回想过去的时候,它叫满足;面对现在的时候,它叫幸福;指向未来的时候,它叫乐观。只有反思,我们才能调整状态,形成幸福感,获得幸福能力,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4.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幸福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对于教师而言,不同的幸福能力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受,这取决于教师对幸福的认知水平和体会能力。教师以创造为幸福,以学生的进步为幸福,以学校的荣誉为幸福,以自己的奉献为幸福……教师要正确地定位自己的幸福,将幸福建立在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基础上,在幸福中寻找教育的真理,在幸福中感受成长的快感,在幸福中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教师生活中的幸福将会愈来愈多,教师的内心将会愈加宁静而富足。
  
  5.教师应该找到自己的归属
  教师的归属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是自己专业成长的喜悦,又可以是学生的积极的身心变化;既可以是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又可以是同事之间的关心帮助;既可以是对教学自主权的向往,又可以是对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的攻克。当然,教师的归属也可以是变化的、综合的。
  无论怎样,有归属的教师是有目标的教师,有目标才能有反思,有反思才能有感悟,再加上积极的心向与自我超越的能力,幸福将属于每一个教师。教师幸福感是教育事业永恒的追求目标,毕竟教师的幸福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高兆明.幸福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3]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