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英语自主性学习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雯
摘要: 课外学习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尝试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从自主性学习的角度来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情况。研究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花时间进行课外的英语学习,且认为对课内学习有帮助,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课外学习缺乏必要的指导,效果不令人满意。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 课外学习 大学英语
1.引言
英语学习绝非局限于课堂内的学习,课外学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课内的课时十分有限,课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大学生的课外学习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对自主性的研究已成为语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者们认为理论上说发展自主性对学习是有益的,但往往缺乏有力的实证证据证明这一点。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学习日记来作一个实证研究,探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英语自主性学习情况。
2.自主性学习和课外学习
Beson认为,在语言学习领域,课外学习指的是所有发生在课堂之外的自学和通过与目标语使用者的直接交流的学习(Beson,2005)。在对课外学习的研究中,Nunan发现,所有的学习者都将学习的成功部分归功于他们的课外学习(Nunan,1991)。Littlewood和Liu调查了香港的中学和大学学生,发现他们使用各种策略进行课外学习以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Littlewood & Liu,1996)。Yap对香港中学生做了课外使用英语的情况的研究,认为应该以学生重视的学习活动为基础努力促进课外学习,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机会了解学习策略(Yap,1998)。
Beson指出,课外学习自主性研究不仅能揭示学习者的课外学习情况,还能探讨课内学习是如何适应更大范围的语言和语言学习的。那么何为自主性学习呢?
语言教育领域对自主性这一概念最初的研究兴趣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欧洲(Gremmo & Riley,1995),语言学家们对其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和描述。Holec认为,自主性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Holec,1981),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Little认为自主性并不只是指如何组织学习的过程,它更是对认知过程的控制,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Little,1991)。Beson将自主性定义为学习者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能力。他指出,对语言学习中的自主性的完整描述应包括学习者能控制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这三方面是相互依赖的:有效的学习管理是建立在对认知过程的控制上的,而对认知过程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又包含着对学习内容的决策(Beson,2005)。
语言学家们从资源、技术、学习者行为和心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教师角色等多方面对发展自主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发展学习者的自主性对学习是有益的,自主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学习。但目前为止这些探讨更多地局限于理论,缺乏足够有力的数据支持。本文就将选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这一领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实证研究。
3.数据收集和分析
3.1 研究问题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笔者所教的两个第一批本科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平行班的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总人数65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24人。本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是:1)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会在课外积极寻求机会进行英语的自主性学习?2)学习的途径是哪些?3)学习效果如何,对课内英语学习是否有促进?为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做了如下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作为研究对象的65名学生全部参与,收回有效问卷65份。另外,笔者还挑选了10名学生邀请他们作为志愿者,以日记形式记录两个月内的英语课外学习情况。这10名学生中,男生4名,女生6名,他们的英语成绩分布处于班级中各个层次,但都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其中2名学生中途退出,两个月后笔者收到了其余8名学生的学习日记。这些日记也成为本研究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
3.2 数据分析与结果
笔者设计的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1.被调查者基本资料。如性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高考英语成绩和上学期英语总评成绩等。2.被调查者课外英语自主性学习的情况。如课外英语学习的动机、学习的目标、每天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课外英语学习的途径和学习内容、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等。问卷设计的问题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自由填空。对于志愿者的日记,笔者要求他们不一定每日必记,而是哪天做了什么与英语课外学习相关的事情时详细描述,包括做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心理感受等。问卷第二部分的问题和日记的内容规定主要是依据本文前述对自主性的定义和描述以及学生课外学习的现实而设计。综合分析了这些数据之后,笔者有如下发现:
3.2.1 动机和目标
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发现,绝大部分(60人,占被调查者的92%)学生都会在课外花一定时间学习英语。其中21人(占32%)平均每天花2小时以上时间,28人(占43%)平均每天花1~2小时,11人(占17%)平均每天花1小时以下时间来学习。
被调查者课外学习英语的动机包括准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58人,占89%)、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46人,占71%)、拓宽视野和知识面(28人,占43%)、对学英语有兴趣(18人,占28%)等。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课外的英语学习动机是为了通过考试,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少学生对学习英语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学习英语可以拓宽知识面,并且对英语学习有兴趣。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39人,占60%)都把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以取得好成绩作为课外学习的目标,另外,也有学生(21人,占32%)将目标设定为真正提高英语水平,为以后的工作或深造打好基础。其余10人(占15%)的学习目标是与英语本族语者交流、看懂流行美剧、流畅阅读英文书报等。
3.2.2 主要途径和学习内容
通过问卷的问题和志愿者学习日记,笔者发现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图书馆找参考书和外文期刊,其次是通过互联网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如观看和下载英语国家的电视节目、电影、歌曲,搜索和下载英语考试的资料、音频等。此外还有去学校和社会上主办的辅导班、英语角,或者同学之间用英语交流等。在一名学生的学习日记里笔者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内容:该学生和好友去外文书店买书,碰到一位美国人在用不熟练的中文向店员咨询,双方都很茫然。该学生主动上前充当翻译帮助他们完成交流。这件事之后她“有一种成就感,对英语学习更有兴趣了,希望还有这样的直接与本族语者对话的机会”。由此笔者认为,如果能多提供学生与本族语者交流的机会,对他们课外英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
对于课外学习内容,大部分学生(48人,占74%)选择的是与课堂教学以及英语四六级考试有关的项目,这与学生课外学习的动机和目标是一致的。除此之外,学生们学习的内容还包括外文期刊、书籍,一些学生也把英语电视电影等当作了学习的内容。
3.2.3 自我评估
笔者发现,近70%的学生(45人)对自己课外学习的效果不满意。在志愿者的日记中笔者发现这样的内容:“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学习上,总是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背单词很容易忘,看英文报还是看不懂,看美剧要是没有字幕还是听不懂,让我很沮丧。”其他对自己学习效果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也认为,自己的课外学习是“兴之所至”,没有章法,“如果能有系统的指导就好了”。由此,笔者认为,被调查的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3.2.4 课外自主性英语学习是否对课内学习有帮助
尽管如此,大多数学生(51人,占78%)还是认为,课外英语学习对自己的课内学习是有帮助的。比如通过预习复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内知识。在课外学习中,由于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比较高,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报刊时遇到生词或陌生的表达、句式时学生多愿意想办法学习掌握,而这些内容有时会在之后的课内学习中学到,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4.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是花了时间在课外英语学习上的,他们在课外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和通过考试,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也多数和课内学习相关。也有学生是为了兴趣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在课外学习英语。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外英语学习对课堂学习是有帮助的,但他们对自己的课外自主性学习并不满意,认为缺乏指导,收效不明显。我们应该意识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意愿和需求,多为他们提供学习材料和机会,以促使他们在课外更好地学习英语。当然,本研究的样本较小,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有不全面的地方,这些都有待其余研究者的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5.
[2]Gremmo&Riley,Autonomy,self-direction and self-acces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history of an idea[J].System.23(2):151-64.
[3]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4]Little.D.Learner Autonomy[M].Dublin:Authentik,1991.
[5]Littlewood&Liu,Hong Kong Students and their English[M].Hong Kong: Macmlllan,1996.
[6]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London: Prentice Hall,1991.
[7]Yap,L.Out-of class Use of English by secondary students in a Hong Kong Anglo-Chinese school[D].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