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蕾
摘 要: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自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遵循五个原则,处理好两个关系,以保障其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活动 参与 有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活动”、多“参与”,养成学生良好学习品质,是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实践探索的一个具体举措。新起点英语教材的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活动”与更多的“参与”机会,多“活动”与多“参与”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学习品质。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活动应循下几个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1.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之源。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兴趣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切忌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要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激发学生参与的需要,设计具有信息差的活动。兴趣因需要产生,由愉快伴随,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因此在设计交际活动时,只有创设一个有信息差的语境,学生之间才会产生交际的需要和愿望,也才会乐意开口,用英语沟通信息,达到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如,在设计交际运用“What’s it made of?”“It’s made of wood.”时,把一个学生的眼睛蒙住,让他猜另一个学生手里拿的物品是什么。这样被蒙住眼睛的学生要了解是什么,就要进行类似下列的对话:
A:Guess. What’s in my hand,a pen or a pencil?
B:What’s it made of?
A:It’s made of wood.
A:Is it a pencil?
A:Yes,it is .
(二)实用性原则
1. 课堂教学活动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任何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最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颜色类单词时,我设计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活动,巩固复习red,yellow,green三种颜色单词。全班学生站起来做小司机,教师分别说三种颜色,学生作出停车、开车、等待的动作,做错的学生坐下,经过多次“考核”后,仍然站着者被评为合格“小司机”。此活动既使学生掌握了这三个单词,又使他们不知不觉受到了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教育。
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2.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习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堂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交际。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过程,构成了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学生是认识的承担者、实践者,学生学习英语,靠学生主动地学,直接与英语信息源发生作用;教师输出信息,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归纳、记忆等活动接受、处理、储存、运用信息,生成新知;学生通过交际活动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逐步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不是教师的个人风采展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3.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过程顺利进行。一要合理分配每个活动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二要考虑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活动前要提出明确要求。每个教学活动之前,要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以免造成学生的误解而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为了使指令明确,常常要借助手势、面部表情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迅速做出反应,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要设计的活动要便于操作,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如教学中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几人一组,先独立思考再讨论合作,最后几人汇报呈现结果。
(三)层次性原则
1. 教学活动顺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
一般在新课之前进行复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深化前面学过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为新课的教学作一个铺垫,起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作用。日常教学中,一些课的复习内容与新课的内容不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导致下一步教学活动步履艰难,失去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时,由于事先没有对one,two,three等数词进行复习,就直接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结果学生一遇到数词就卡壳,甚至有的学生遇到数词four时,还必须从one,two,three数到four的读音。这样一来,学生负重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流程受阻,延误了大量的有效教学活动。
2. 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节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充分活动的机会;而且教师以不断变换的角色,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四)灵活性原则
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决定教学活动的设计。低中年级的学生对chant、TPR活动情有独钟,高年级对此却不屑一顾。因此,适当调整的chant结构,将一问一答改为一问三答,增加其难度,添加时尚元素,可以重新唤起高年级学生对chant的兴趣。
(五)真实性原则
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参与的积级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二、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还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浅层次参与和深层次参与的关系
所谓浅层次参与即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注意请学生朗读单词、跟读句型课文、背诵句型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等。学生的浅层次参与在知识的输入接受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不管是优秀生还是潜能生,内向的学生还是外向的学生,善于表达的学生还是不善于表达的学生,都应当踊跃参与,这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第一步。
所谓深层次参与即通过复杂的思维和复杂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这类活动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较复杂的语言训练形式。如我在平时注意让学生做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对话的改编,小文章的改写,根据参访结果,撰写英语作文,知识的拓展训练等。这类练习比较适合基础好的学生,逐步过度到中等和偏差的学生,这样效果就更好。
成功的课堂既要有浅层次参与又要有深层次参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课堂教学中浅层次参与比重过大,课堂就成为学生单纯记忆语言的场所,缺少了学以致用的过程,记忆也仅仅是短时记忆,无法进入大脑的海马区域长期保存,更谈不上超越教师所给的语言信息生成新知识。但是浅层次参与比例小,深层次参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深层次参与根本无法展开。因此调试好浅层次与与深层次参与的关系,也是增加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二)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关系
行为参与: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如我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回答问题,进行问路、问天气、购物等表演,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活动始终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状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发挥他们的智能和潜能。学生忘记了困难和疲劳,在快乐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
思维参与:如学生的思考、讨论、争论和协作等活动都属于思维参与。思维参与源于但不拘于课本,是学生创造力的充分体现。
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上来看,行为参与是开启思维参与的金钥匙。对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天性,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肢体的活动带动思维的活跃,让课堂中既有热情的参与又有静心的思考。
教师要考虑学生参与的节奏,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又要承认个体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节奏,才能体现教学的平等原则。教师一方面要从数量保证学生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保证学生每一次参与都有效,保证每一项课堂活动都能收到积极效果。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装饰品和调味品,而是教学过程的本性。活动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纽带,活动是实现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主要途径。创设情境,猎奇引趣,活跃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感到心理自由时,其思想上的压抑负担就会减轻,学习就能排除外界干扰,处于积极能动的状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精神,在活动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同时减少无效参与,增加有效参与,实现由浅层次向深层次、由行为参与向思维参与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7.
[2]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3.1.
[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4]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5]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