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年性息肉27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44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094-01【摘要】目的:探讨幼年性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内镜表现以及恶变可能性及随访的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经肠镜检查发现,镜下息肉电凝切除,病理确诊的27例幼年性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均有无痛性血便,病程1天至3年,息肉直径平均14mm,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证实为幼年性息肉,1例伴小脓肿形成,未见幼年性息肉恶变。结论:幼年性息肉内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为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病恶变少见,但应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关键词】幼年性息肉;电子肠镜;病理检查幼年性息肉也称黏液性或潴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90%以上发生在儿童。随着内镜的广泛应用,对成人幼年性息肉也有一定的认识。既往认为幼年性息肉多为单发,且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近来研究认为息肉可发生于右半结肠,偶见于胃或小肠。本文对幼年性息肉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内镜特征以及病理检查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幼年性息肉恶变的可能和随访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间经电子肠镜发现并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幼年性息肉的27例病人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2岁~44岁,年龄<10岁16例,10岁~18岁8例,19岁~43岁3例,平均年龄9.8岁。
  1.2方法
  检查前成人常规口服20%甘露醇250ml及1000ml生理盐水(小儿酌情减量)清洁肠道,行全结肠的检查,发现息肉后,内镜下行电凝切除术,组织送病理检查。
  1.3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诊断病理学》[1]:息肉由伸长、扭曲和不规则分支的腺体组成,部分腺体不同程度地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内含有黏液或炎性渗出物。息肉表面常有坏死和溃疡形成。间质内有大量扩张的小血管和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也可很多。
  2结果
  2.1临床表现
  22例病人均表现为无痛性血便(100%),病程1天~3年,患者伴有腹泻3例,黏液便5例,均无腹痛,无继发贫血及营养不良症状。27例病人均否认家族幼年性息肉病史。
  2.2息肉特点
  直肠16例(57.1%),乙状结肠9例(37%),回盲部1例(3.7%)。均为有蒂或亚蒂单发息肉,其中表面光滑17例,绒毛状6例,分叶状1例,表面充血糜烂3枚。息肉直径<10mm 11例,10~25mm 16例,平均14mm。
  2.3治疗结果
  12例病人均成功切除,治愈率100%,术后观察3天,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4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为幼年性息肉,4例伴有急性炎性改变,1例伴小脓肿形成,未见幼年性息肉恶变。
  3讨论
  3.1幼年性息肉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生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居多,偶有发生在胃和小肠。内镜下表现多为单发有蒂或亚蒂息肉,表面光滑或颗粒状,病理为错构瘤,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良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贮有液体,又称为潴留性息肉。可伴发急性炎症,或者形成表面溃疡,症状以无痛性血便为主要表现。本组直肠16例(59.3%),乙状结肠10例(37%),回盲部1例(3.7%),与目前文献报导相似,均为单发有蒂或亚蒂息肉,以直径>10mm较多,部分息肉出现分叶状。息肉完全切除,病理检查未见幼年性息肉恶变。目前的报道认为幼年性息肉为良性错构瘤,对于是否恶变尚无确切定论。部分报道认为幼年性息肉有恶变可能,其恶变过程推测为幼年性息肉→腺瘤→癌,存在于幼年性息肉中的腺瘤,更大可能性是通过幼年性息肉腺体的异型增生恶变成结直肠癌,所形成结直肠癌倾向于低分化或黏液性,已有幼年性息肉恶变的报道[2]。本组未见幼年性息肉有恶变。
  3.2幼年性息肉发病主要在儿童,本组与之相符,成人亦可发生本病[3]。男女发病比例有不同的报道,较多研究认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本组幼年性息肉男女比例1.25∶1,由于病例数较少,不具有统计意义。治疗首选内镜下电凝切除,其简便、安全及微创已得到公认。因有报道幼年性息肉有再发和恶变的可能,应对患者进行内窥镜随访。
  3.3幼年性息肉又名先天性息肉、潴留性息肉或幼年性腺瘤,其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幼年型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息肉形成的基础。②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③炎症刺激:直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黏膜的幼年型直肠息肉,这是由于肠黏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黏液储留而发病。④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黏膜。临床表现主要为:①便血:大便表现附有血黏液、鲜血或便后滴鲜血或便血如内痔出血样。②有息肉样红色肿块状物脱出肛口,可在排便后突出也可自行脱出,息肉可自行脱落。肛门指诊常可触及息肉样肿物,但如息肉部位较高则肛诊常不能触及。诊断:结合病变部位不难确定,但主要根据病理检查。治疗:发现息肉为明确其性质应及时处理,以明视下电灼切除或扎切除最稳妥,但亦有自行脱落的可能,对部位较高的息肉,尤其对小儿,应作好充分准备进行切除结扎。
  参考文献
  [1]谭郁彬,张乃鑫.外科诊断病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94~495
   [2]陈村龙,方国存,张月彩.幼年性息肉癌变3例.实用医学杂志,2001,17(6):520
   [3]陈芝兰,楼焕进,朱冬春,等.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25例内镜特点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5,22(4):280
  
  作者单位:663700云南省马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1
  663000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病理科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32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