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入情入境 语言再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诗歌语言优美、思维活跃、情感强烈,对人的思想品质、文学修养影响很大。儿童诗因其篇幅短小、语言优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而深受儿童喜爱,更贴近儿童的心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如何借助儿童诗歌教学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融入一段情——体验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须特别重视。教师应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各种感观,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师可运用不同的手段,激情、聚情、传情,透过一字、一词、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 导入注重激情
  儿童诗的情感蕴藏在文字背后,学生须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感受、体验。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情绪场,激发情感体验。尤其是导入环节,成功的导入简洁、生动,能较快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活动兴趣,帮助儿童明确活动目的。例如,教学《两只鸟蛋》一课时,教师可以用丰富多彩的鸟类图片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借助各种有趣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的世界原来如此异彩纷呈、妙趣横生。带给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冲击,从而打心眼里喜欢上这些可爱的鸟儿,学生的情感闸门就会顺势打开。
  2. 重点注重聚情
  当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教师宜借机推波助澜,起处要助势,伏处要烘托,并适时积聚,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例如,《两只鸟蛋》一课,教学重点是对鸟妈妈“焦急不安”的理解,这里也是学生情绪高涨处。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画面,发挥想象:鸟蛋不见了,鸟妈妈是如何着急、如何担心的?学生们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侃侃而谈,“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对生命的珍爱之情也就愈发浓烈、深厚,积聚在心头。这一切,正是从孩子们心底流淌出的情感的自然表达。
  3. 结束注重传情
  成功的诗歌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待到教学结束之后,学生意犹未尽,满腔热情澎湃于心。如前面所举的《两只鸟蛋》一诗,教师可于教学尾声顺势拓展:“当‘我’轻轻地把鸟蛋放到鸟窝里,‘我’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双手合起来。‘我’在想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有的说:“我对鸟妈妈说:对不起,我把你的孩子送回来了。”有的说:“鸟妈妈你快把小鸟孵出来,好让小鸟自由自在地飞。”有的说:“我想着想着入了迷,仿佛听见鸟儿在欢唱,我连忙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在高远的蓝天上,我仿佛看见小鸟在唱歌。”……
  学生的情感在导入时被激发,在流淌中起高潮,在结束时又源源流淌,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真实而深刻。
  二、善补一片白——品味意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觉亲。”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入一个富有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诗歌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意境美。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下转第6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5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