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实践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110例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5例。常规组选用常规二维彩超对畸形胎儿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的则是PHILPS多普勒彩超诊断仪器,分析比较常规组二维彩超和研究组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符合率。结果 常规组符合病例为69.1%,漏诊病例为30.9%;研究组符合病例为96.4%,漏诊病例为3.6%;分析比较两种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符合率,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符合率比二维彩超更具优越性,组间相较不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维彩超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过程中,极具很高的诊断符合概率,能够立即发现胎儿的畸形情况,对于母体子宫内胎儿的发育状况进行动态观察,极具显著的优势,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简易及其无放射性等众多方面的优势,应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最佳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關键词】四维彩超;胎儿畸形;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2..01
  本文重点分析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实践应用,做如下简要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110例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5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29.4±3.1)岁;孕周20~37周,平均(27.8±1.6)周。研究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7.7±2.9)岁,孕周22~39周,平均(27.6±1.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本组选用的是传统的二维彩超对畸形胎儿进行诊断。
  研究组:本组采用的则是PHILPS多普勒彩超诊断仪器,探头的频率约为5.0 MHz,其具备诸多种二维及多普勒等类型。依据常规的操作检查以及卫生部门的相关需要,通常对胎儿选用系统或常规的检查方式,孕妇应膀胱半充盈,依据其的具体状况可选取侧卧位或是仰卧位,全方位及多切面的扫面孕妇的腹部,对于胎儿的内外型构造进行细致的观察,区别测量获得胎儿的头围、双顶径侧面,眼眶横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四肢长轴切面、唇冠状、横切面、胎盘下缘、腹围横切面、双肾横切面、子宫内口关联等等[1]。如若发现异常需要采集图像,使用多普勒彩超诊断仪器实施二维和四维彩超诊断,先依据以上的方式实施二维超声检查,然后转换至四维彩超检查方式,重点对不正常的范围进行扫描与检查,并保存扫描图像以便于后续的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分析比较两种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符合率,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符合率比二维彩超更具优越性,组间相较不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常规使用的二维彩超仅能够供应断面的图像,很难全面的对胎儿进行立体性观察,进而在对胎儿畸形进行实践诊断的过程中,极具较强的约束性。而若是使用现代化的思维彩超属于及时复合成像的一种全新的技术,其能够全面立体性的观察胎儿的肢体与面部前后左右[2]。并且具备一定的切割性能,能够重点观察不正常的区域,还能对胎儿实际的运行状况进行追踪,能够将胎儿在母体内部的实际成长记发育情况切实的反映出来,进而对多种畸形胎儿进行明确的诊断。同时在完成影响扫描之后,能够将胎儿的影像资料与数据进行及时的存储,这样以便于医护者随时进行获取研究,进而有效的降低因为图像分析的主观原因引发的漏诊或误诊。
  此次研究中,四维彩超对于胎儿畸形诊断的符合率明显比常规使用的二维彩超更具优越性,进而充分体现出产前使用思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更具临床使用价值[3]。
  参考文献
  [1] 李梁瑜,巫朝君,魏达友,et al.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6):37.
  [2] 朱 环.分析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118.
  [3] 珊 丹,林 昕.简述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2):248.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