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层教学促个性进步,促使学生实现多元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是一门理性学科,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让许多初中生都倍感挫败与打击,减弱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能感,影响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并不利于“提效减负”活动的顺利展开。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实施分层教学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与发展潜能来实现数学进步,以便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水平与学习能力。本文将从设计层次化的数学学习任务、设计层次化的数学练习任务、实施培优辅差指导活动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初中数学教师都习惯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而且以应试标准为基本依据。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初中生的个体差异,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新课改提出了促使学生实现个性成长,培养多元人才的基本要求。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实施分层教学改革,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异步成长。但是,在分层时,教师要关注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从初中生的数学成绩水平、课堂学习表现、思维能力水平、数学学习兴趣与信念等多个角度进行整体分析,保证学生可以在科学的分层指导下提升自己的原有数学水平,由此优化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感官。
一、设计层次化的数学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般是初中数学教师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未来发展可能所制定的奋斗目标,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常规的初中数学教学一般都是以统一的学习任务来要求所有的学生,使得数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感受,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设计层次化数学学习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为初中生实现数学进步做准备。
就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一课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层次化的学习任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表着什么;学习检验一对数字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学习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方法。这三个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层层递进,便于各层学生自主选择。比如,如果是数学素养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将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及其检验方法作为自己的学习重点;如果是数学素养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可从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入手,逐步分析验证一对数值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
二、设计层次化的数学练习任务
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看重的是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对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直接影响。然而,常规的初中数学练习教学看重的是全面、丰富与数量,忽视了数学练习对初中生认知能力本身的查漏补缺、促进启发作用,使得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变得被动、低效与消极。在分层教学法下,人们认为数学练习应该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基础,十分关注学生个人解题能力的变化。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设计层次化的数学练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专项练习中提升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
就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课教学中,我就设计了易、中、难三个层次的数学练习题。比如,在“易”层次中,我整理了一些选择题、计算题,学生只需套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这两个数学概念即可完成题目解答,面向的是本班数学效能感、解题能力低下的学生。在“中”层次中,我整理了一些需要借助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以及外角性质的计算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巩固理论所学。在“难”层次中,我整理了一些证明题、综合题,需要学生灵活借助关于三角形性质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解答,考查的是本班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与知识迁移能力。
三、实施培优辅差指导活动
培优辅差,顾名思义,就是培养优等生、辅导差等生的教学活动,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针对学生个体需求展开针对性地教师辅导,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数学教育,让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在义务教育广泛普及的现实环境中,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学生数量众多,无法保证统一的数学辅导活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要积极实施培优辅差指导活动,以层次化的教师辅导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
就如在“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课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生们需要自主整理自己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疑问与不足,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数学学习感受。然后,我会分类整理本班学生所遇到的数学学习问题,然后在课外活动时间组建课外辅导小组。在课外辅导活动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与知识缺陷,而我会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疑问,保证学生实现个性成长。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需要以学生的个体进步与差异成长为基础,关注的是学生的本性需求,更符合新课改所提出的人本教育思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实施分层教学法,引导学生实现差异进步与个体成长。
参考文献:
[1] 韩丽丽.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32+142.
[2] 李恒.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98.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一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