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激励学生进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后进生有的是因为家庭、学校教育失误导致的,有的是社会的消极影响造成的,他们仅仅只是在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暂时落后于他人,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应更加积极,不要区别对待,再对学生造成第二次伤害,因为帮助每一个人成才才是教育之根本,也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爱心;耐心;关心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61-01
引言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个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着不同的兴趣、情感和需求,其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而为了不同学生可以不断提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后进生。而转化后进生无疑是一项重任。对于如何让后劲生进行转变,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让后进生再一次感受到“爱”,让“爱”温暖滋润曾经受过伤害的心灵。
一、爱心是转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每带领一个新班级,教师有必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让后进生切身感受到班集体的“普通的友爱”。而建立互助小组的目的是为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可以沟通。这可以营造出一种平等、友爱、和谐的氛围,让后进生融入到班级体当中,使得他们感受到他们并没有被抛弃,也是班级的一员。一旦班主任对后进生不予理睬,只关注学习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班主任的偏爱就会导致一些學生产生自负心里,而班主任对后进生的冷淡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里,使得师生之间产生隔阂,也就使得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更加难以实施。因此,班主任需要持有一颗仁爱之心,时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生考虑、为他们解决问题,反之,他们也会对教师感恩,时刻为教师着想。而如何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呢?这个可以通过安排座位来实现,教师应按照好中差混合搭配,利用好学生带动差学生。也可以在课堂提问上实现,鼓励他们积极发言,让他们融入到课堂中,感受课堂的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而在班级活动时更不能忘记他们,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对于部分学生是因为父母离异造成的,在这时教师就应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把家庭造成的悲剧尽量挽回。对于屡教不改的,教师也不应该放弃,要做到寓爱于严,严中有爱。转化后进生成功的关键就是以爱感化他们[1]。
二、耐心是教育后进生的必要条件
在教师烦躁时,不应与后进生过多沟通,因为你烦躁的心情会导致他们产生教师是不是讨厌他们的心里,连沟通都是不耐烦的,而且教师也没耐心听他们的理由,更别提会给他们机会了。对于后进生你会发现他们大多都是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人,而且行为极易反复无常。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时,应秉持“允许犯错”的想法,一定要注意不要说“这我都和你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而且最关键的是不要把“叫你家长来一趟”挂在嘴边,否则会引起他们反感。同时不要简单地认为仅仅一次谈心妄想他们可以彻底改变。对于后进生的不良行为反复出现时,教师应耐心地分析不良行为出现的原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引导他们重归正途。同时耐心教育不仅是消极地等待,而是细心观察,为后进生创造有利条件。虽说后进生身上有一些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就判定他们不行,因为即使再差的学生也会有他所擅长的方面。举个例子说明,有的人他学习比较差,但是他在体育方面可以名列前茅,也有可能在音乐和艺术方面有极高造诣,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不要吝惜夸奖,积极向上的评价会激发他们的进取之心,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使其克服心理的阴影,重拾信心与勇气[2]。
三、多关心、严格要求是转化成功的基础条件
教育不仅是教书育人,同时也是师生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感化。教师只有对学生投入爱,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做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工作。为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让爱温暖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对后进生要多关心,严格要求,做到不偏不倚,对于他们犯的错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自我反省错在哪里。可能有的学生家里是父母外出务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管教,经常发泄不满情绪。为此教师不应嫌弃他,对于他要多给予关爱;他的作业不会写,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在他生病时,记得给他送药送水;如果在哪方面有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长此以往下去,他也会感受到教师给他的温暖,会有很大成长[3]。
四、坚定信念是转化的手段
教师应该把学生缺乏自控力,行为反复当做正常现象。教书育人,其对后进生的转化要经过“幡然醒悟-开始转变-反复无常-达到稳定”这一复杂曲折而又呈现上升的趋势。教师不仅要注意到后进生的进步,同时也要正确地看待后进生出现的反复现象。对于他们的不良行为再次出现时,他们本身也会产生的懊悔心理,为此要不断细致的教育引导,时刻为他们敲响警钟,鼓励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在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中引领他们走正确的道路。
结束语
事实表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肯努力研究他们的教师。为此教师应该用爱心、耐心、关心去感化他们,而且要达到因材施教,让他们感受到爱,滋润他们弱小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莉.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2]毛治宦.农村初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3]冯昭鸿.激励法在初中后进生教育中的运用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