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见性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患者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麻醉复苏室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麻气管插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实验两组,各 61例,对组间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在苏醒时间方面,实验组较参照组优势明显;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同样较参照组理想;非计划性拔管干嘛,实验组显著较参照组低,以上三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麻醉复苏室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麻醉复苏室;影响
  麻醉复苏室指的是全麻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被转送到集中管理以等待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直到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房间,由于患者手术后需要留置多条管道(胃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气管插管等),再加上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快,如果护理措施不当则有可能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出现[1]。本院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行全麻气管插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麻气管插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男性、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69例和53例,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39岁和68岁,中位年龄(51.28±4.11)岁;骨科、妇科、泌尿科、胃肠科患者分别34例、31例、28例及29例;采用掷骰子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将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做t检验或X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可以将两组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确保各种管道完好,并且没有出现移位以及脱落等情况,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采用心电监护仪进行密切监测,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遵照医嘱进行镇静或使用麻醉药剂;实验组行预见性护理:
  1.2.1 病情观察 持续监测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对患者的瞳孔、神经反射以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结合患者实际呼吸状态来对呼吸机的模式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观察患者是否能够通过指令进行睁眼、开口以及握手等动作,肌肉和意识情况来确定是否达到拔管标准[2]。
  1.2.2 体温护理 与正常体温患者相比,低温患者的苏醒时间一般会延长40min左右,并且苏醒后认知障碍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也明显上升,因此应该加强保暖护理。如果患者体温在35.5℃以内,则需要加盖棉被并采用热通风设备,对患者的体温每隔30min测量1次。
  1.2.3 意识评估 对患者全麻后的意识状况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3]进行评估,包括三项指标(语言、睁眼及运动);如果患者清醒,则可以给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对坠床、非计划拔管、静脉输液外渗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评估,如果发生异常要立即通知医生。
  1.2.4 疼痛评估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语言评分法进行持续评估,分为5个等级(极度、重度、中度、轻度、无痛),如果患者为轻度疼痛,则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音乐舒缓法、心理护理、意象引导法,以及指导患者通过调节呼吸频次,调整舒适体位等方法来缓解其疼痛;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中度及以上,则需根据患者的情况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1.2.5 并发症防护 如果患者出現躁动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对患者介绍其发生原因以及缓解方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导尿管拔除以及脱机拔管,如果患者躁动原因不明,则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约束或给予镇静药物;患者意识恢复后,鼓励其自主咳嗽。
  1.3 疗效标准
  对2组患者苏醒所需时间、非计划性拔管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并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检验,采用“”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苏醒时间上,实验组VS参照组为 [(34.24±6.16)min VS (54.29±7.39)min];在非计划性拔管上,实验组VS参照组为[3.28%(2/61) VS 16.39%(10/61)];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实验组VS参照组为[(7.11±1.58)d VS(11.54±2.33)d];此三项数据,实验组均较对参照组理想(P<0.05)。
  3 讨论
  由于患者术后还处于麻醉苏醒期,还不具备正常的机体保护性反射,因此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果护理不当,则有可能出现多种不良情况,例如切口辅料撕脱、非计划性拔管、切口裂开、坠床等,对患者的生命及安全存在巨大隐患。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为最终目标,是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生理变化等,主动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来对风险进行防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苏醒时间上还是在住院时间上,治疗组均较参照组短而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参照组又显著比实验组高(P<0.05)。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麻醉复苏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使患者苏醒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且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必要。
  参考文献:
  [1]苏玉屏.预见性护理在手术患者麻醉复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5):179-180
  [2]杨沙沙,罗新超,王琼,张英.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保温护理对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2-233
  [3]谢礼.预见性护理对麻醉复苏患者躁动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4):98-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7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