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促进学生创造力开放性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创造潜能,这潜能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要信任、尊重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当好开发者,促进学生创造力开放性的发展。由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因此其创造力的表现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创造潜能的开发应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进一步发展。
  主 題 词: 创造潜能 开放性 探究 创新教育
  促进学生创造力开放性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创造潜能,这潜能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要信任、尊重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当好开发者,促进学生创造力开放性的发展。由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因此其创造力的表现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创造潜能的开发应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进一步发展。
  那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又需要哪些条件呢?我有几点认识:
  一、学生有着丰富的、可开发的审美创造潜能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潜能。据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们的研究,人类90%以上的潜能尚未得到开发,而这些潜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潜能。儿童最初的创造应该说始于模仿。通过模仿,儿童获得了关于动作、事物间的联系的知识经验,为下一步的创造提供了条件和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当儿童的想象开始萌芽、思维具有初步的独立性之后,儿童便能进行初步简单的创造活动了,如绘画、手工制作等美术活动。
  儿童的创造力贯穿于学生绘画发展之中。从最初的乱涂乱画,到画出一些符号和形状,再到把各种基本形状有选择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图像,如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学生的创造力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同时也在绘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和美术教育的实践表明,孩子们的美术创造潜能是非凡的甚至是成人所不及的,正因为毕加索才感叹:“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理论和实践总在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审美创造潜能:他们天生爱美、求美、爱新、求新,他们也最能无所顾忌地打破常规创新。
  二、对创新教育内容的认识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给它罩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它一跳就撞回来了,一跳又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再把玻璃板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试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了孩子的才能。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2、.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的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
  3、.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是实践能力的体现,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仅就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而言,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三、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策略
  1、.根据不同的绘画类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不同的绘画类型对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学校的绘画中,最常见的是物体画、情节画、装饰画和意愿画。
  物体画是在儿童感知基础上,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记忆和经验加工而画成的。因此,这类绘画能激起每个儿童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内容的遐想,儿童在绘画中有充分的想象余地和表现自由,通过创造想象来表现新的形象。
  情节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过的故事来构思画面,以表现一定的情节。那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新颖的内容都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路,从而创造出具有一定情节的画面来。
  装饰画虽然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几何图形或日常生活用品的纸形上用花纹、图案进行对称的、均衡的、有规律的装饰,但孩子们一样也能运用各种不同的色彩,构成千变万化的图案,一样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表现。
  最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是意愿画。意愿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画自己想象出来的或是喜欢的事物。意愿画能满足学生想象的欲望,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在意愿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任何创造力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相应的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之上的。有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决定了学前儿童只能进行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创造。   这种创造大多脱离现实,带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不符合逻辑规范和规则。在这种不受规范、习惯的限制和制约的创造活动中,学生才能自然地、真实地表达自我,从而使美术作品中具有更多的自在性、生动性和独特性。
  2、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呵护学生好奇心。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行者。”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还要学会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和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運用。
  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年龄阶段的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学、学有所得,从而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如水彩画教学时,教师可事先在教室多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近代、现代的水彩画的图片,使学生一进教室马上置身其中,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在探究水彩画构图、水色交融、特殊技法的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些轻音乐来启发联想,借助散文描述出一幅幅清丽、淡雅的水彩画,以此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播放轻音乐和散文可以渲染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通过情感联想理解水彩画水色交融的艺术特色。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设想:在美术课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垂头丧气。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变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复。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且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学有所得。
  3、.巧妙地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的技巧是否巧妙、有吸引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可见,采用何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之初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一堂课,如果在第一分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进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就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自开课之前,尽量在黑板上安排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而又和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和思考,从而为后面教学内容的讲解创造良好的氛围。
  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创造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例如:服装的色彩配置、居室的布置等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之后去学习。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在设计台灯的教学中我出示了一些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台灯图片,给学生一个惊喜,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是他们的思考和这些图片关联起来。在选择图片时,要注意新课的导入方式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喜欢一些新奇的东西,新课的导入不妨就在这上面做文章。充分、巧妙地利用这些鲜活的课件,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用那种形式,都要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都要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总之,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