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08月收治的研究对象为152例非肾科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三组,即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1岁)。结果:青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最高,中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最高,老年组以肾前性所占比例最高。肾前性病因的治愈率为48.68%,肾性治愈率为41.94%,肾后性治愈率为63.64%,A/C治愈率为0.00%,不明原因治愈率为50.00%。结论:急性肾损伤可分布于各科室,以肾前性因素最为常见,其次为肾性因素,前者因素见于心功能不全,后者因素见于药物,为此尽早确诊该疾病病因十分重要,可通过HB、TBIL、血磷等指标水平判断预后效果。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病因;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045-01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综合症,即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肾功能急剧下降;经调查发现该病的易感因素在于感染、高龄、循环障碍、手术创伤、慢性心肺肝脏疾病等,为此早期实施有效治疗至关重要[1];我院为了探讨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选取152例非肾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08月收治的研究对象为152例非肾科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三组,即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1岁)。男女性别之比为76:76;平均年龄值(51.25±1.32)岁,年龄范围20-86岁;平均病程值(4.08±0.75)年,病程范围3个月-8年。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是否存在基础肾脏病史及急性肾损伤病程、以便于确定急性肾损伤病因,且以出院时间以截点用于判断患者预后转归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152例受检人员在不同年龄段的病因,且分析不同病因与预后相关性。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1.00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存在对比意义,以P>0.05表示无对比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段的病因分布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青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最高,中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最高,老年组以肾前性所占比例最高。
  2.2不同病因与预后相关性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肾前性病因的治愈率为48.68%,肾性治愈率为41.94%,肾后性治愈率为63.64%,A/C治愈率为0.00%,不明原因治愈率为50.00%。
  合计       71    28    53    152
  3 讨论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即是指多种因素所引起临床综合症,能够在短时间内导致肾功能突然下降;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经调查发现该病好发于男性老年人群,即是因为男性机体内雌激素含量较少;曾有学者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够对肾脏血流量起到明显增加,继而间接发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2、3];加上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能够逐渐降低脏器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外来因素侵袭风险,且大部分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易在肾脏受损后导致自我修复过程缓慢,且进一步增加病死率,故此在临床上实施有效治疗至关重要,而治疗该疾病前提在于研究出病因,以便于对症治疗【4】。
  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肾损伤依靠血肌酐及尿量,但经实践发现以上指标难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不利于改善预后,且结果极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近年来,临床上为了能够早期诊断該病及减少漏诊几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急性肾损伤分级标准,且治疗技术与检测手段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仍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5];而导致病死率居高不下原因与以下几点具有密切相关联系:①老年人群,且常合并心肺等基础疾病;②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易出现多重用药现象普遍;③高难度手术治疗可增加急性肾损伤发病率。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为肾前性、肾性与肾后性,经调查发现第一种类型占比最多,以心血管疾病较为常见,即是由药物与感染所引起,而肾性通常见于肾间质性疾病中,肾后性见于梗阻性疾病中;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肾前性与肾后线因素所占比例呈日益上升趋势,即与老年人肾脏储备及代偿能力下降具有一定相关性,而老年人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血管)及多重用药同时也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6]。
  总而言之,急性肾损伤可分布于各科室,以肾前性因素最为常见,其次为肾性因素,前者因素见于心功能不全,后者因素见于药物,为此尽早确诊该疾病病因十分重要,可通过HB、TBIL、血磷等指标水平判断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宁耀贵, 张民伟, 陈金龙,危重症产妇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 14(7):536-540.
  [2]   丁毅, 方强, 吴晓梁,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6):641-644.
  [3]   张坤, 吴永贵, 郑阔,249例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安徽医药, 2015, 19(10):1893-1896.
  [4]   申嫒文, 汤晓静, 孙博, 不同病因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7, 38(3):306-311.
  [5]   董文霞, 俞娅芬, 彭俊琼, 住院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 17(2):145-148.
  [6]   冯婉晴, 王文姬, 俞雯艳,院内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 2016, 15(6):362-3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