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腰穿脑脊液释放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腰穿脑脊液释放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1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腰穿脑脊液释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动脉瘤复发情况、颅内感染情况以及脑积水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动脉瘤复发、颅内感染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腰穿脑脊液释放可有效控制患者动脉瘤复发以及治疗后颅内感染情况,提升其晚期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栓塞;腰穿脑脊液;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颅内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016-02
  在临床上,肿瘤的形成原因为机体因不同致瘤因子的作用,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增生,进而形成的一种新生物[1]。而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脑血管,是脑动脉异常扩张,一般发生在前交通,脑部Willis环位于前交通、后交通、基底动脉位置,临床上最为常见为前交通颅内动脉瘤[2]。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并不显著,多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现象,或在夜晚或清晨出现撕裂样疼痛,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患者昏迷。本文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腰穿脑脊液释放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病患共122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1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33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1.21±6.98)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4.23±7.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颅内动脉瘤患者;(2)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患者;(2)实验研究过程中患者死亡。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主要方式为:①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开颅入路,于耳前部分做弧形切口。②翻开皮肤和腱膜后,进行脑脊液释放,释放完成后充分暴露瘤颈,根据瘤颈长度和宽度进行动脉瘤夹的选择,将动脉瘤夹闭[3]。③夹闭结束后进行积血冲洗,蛛网膜下腔积血冲洗结束后,采取尼莫地平进行术腔冲洗。④手术后2d进行脑脊液释放。
  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腰穿脑脊液释放治疗,主要方式为:①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将6F鞘管置入,并将导引导管置入颈内动脉,填塞时要根据动脉瘤大小选择不同类型弹簧圈。②为预防栓塞治疗后出现脑血管痉挛,均在手术前后均服用尼莫地平片。③患者行血管介入栓塞术后2d进行各项检查,证实患者无禁忌症才可开展腰椎穿刺前脑脊液释放治疗。④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决定脑脊液释放量和腰椎穿刺频次,是否需要进行腰大池置引流管,并留取标本[4]。⑤释放治疗结束后需平卧6h,根据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决定是否进行抗血管痉挛治疗。
  1.3判定标准
  神经功能评分:采取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颅内感染情况、动脉瘤复发率以及脑积水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研究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价。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数)表达,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达,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2.3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动脉瘤復发、颅内感染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高发人群主要为成年人,发病年龄在30~40岁之间,主要因过度劳累,感染以及损伤相关。而老年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瘤的原因主要为脑卒中、脑血管出血等情况[5]。颅内动脉瘤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现阶段介入治疗,夹闭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式,但夹闭治疗后可能导致蛛网膜粘连,动脉瘤周边脑组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干扰,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介入手术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同时对患者脑组织结构干扰极小。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动脉瘤复发、颅内感染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表明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腰穿脑脊液释放可有效控制患者动脉瘤复发以及治疗后颅内感染情况。
  综上所述,介入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其晚期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万永泉,郭根明. 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引流结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109.
  [2]   刘西坤,潘青松,刘建锋,等. 脑出血微创引流术后采取腰穿放脑脊液治疗重度脑出血32例[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 19(6):81-82.
  [3]   高歌,余舰,张扬,等.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个体化介入栓塞治疗 [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6,15(9): 928-931.
  [4]   季杰.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13(8):76-79.
  [5]   王凯,蒋广义,丁大领,等. 比阿培南联合腰穿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 (7):36-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