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学习故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几年,新西兰“学习故事”在我国幼教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幼儿园都在学习、探索学习故事的内涵与价值。“学习故事”是新西兰幼儿园使用的一种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西兰学前教育先进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即“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这一理念对我们传统的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极大冲击,刷新了我们的教育思想。
  我园通过园本教研活动对“学习故事”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在历经学习、尝试、研讨、改进中,从最初的陌生到发现越来越多的“魔法时刻”,从茫然不知所措到情不自禁“哇”的惊叹,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故事”的魅力,它不仅使幼儿更加自信、快乐,而且能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其专业成长。
  一、学习——感受魔法魅力
  “学习故事”是基于新西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学习故事”是什么,必须先对新西兰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优势,搜集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培训学习。首先园长组织开展“学习故事——幼儿教师的观察与记录”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新西兰学前教育改革的背景、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大纲以及他们的理想宣言:“让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这是所有新西兰幼教工作者的理想,是新西兰课程大纲的核心理念,也是“学习故事”的指导思想。“学习故事”就是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学,关注他们能做什么,关注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让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会不断放大甚至更多,这就是魔法魅力。全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育思想,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关注幼儿,相信幼儿,支持幼儿。特别是在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学会从前台退到幕后,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旁观者”,并能用科学的理念解读幼儿的行为,真正了解幼儿,在此基础上提供鹰架支持,促进其发展。
  二、 探索——发现魔法时刻
  1.模仿尝试——转化行动
  在理念贯通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实践尝试。首先从模仿开始,我们搜集了国内外大量的优秀学习故事案例,帮助教师熟悉“学习故事”撰写的格式、流程,初步设置为三步曲:“观察——识别——回应”。“观察部分”(发生了什么)——主要描述幼儿的实际行为及情景,即教师以视频、照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采集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等表现,并用白描的方式进行记录,重点关注幼儿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识别部分”(学习了什么)——主要是对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解读幼儿的学习行为,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回应部分”(下一步如何做)——即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的支持策略,以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框架的架构帮助教师理顺了撰写“学习故事”的基本思路,便于教师实际操作。
  2.交流研讨——行思合一
  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学习故事”的交流研讨活动。每位教师自荐一篇自己最满意的学习故事在研讨会上分享交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照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我们对每一篇学习故事进行分析、点评。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但同时也发现很多问题,如观察的案例不具备典型意义,识别部分对幼儿行为的分析不全面,后续的支持策略不具体明确等。我们选取了部分“学习故事”案例进行集中研讨,认真剖析,鼓励教师相互质疑,如“你觉得这篇观察记录部分存在什么問题?应该如何描述?”“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哪些方面的学习行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教师的分析评价到位吗?”“你觉得回应部分教师的措施是否得当?如果是你,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方式支持引导幼儿的学习?”结合具体的案例,教师研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激烈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与智慧的火花,既给案例提供的教师以策略上的支持,也对“学习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领悟。
  通过多次研讨,我们对如何撰写“学习故事”归纳了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观察的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行为、语言、表情;二是通过观察,看到幼儿能够学习什么;三是记录时尽量采用白描的方式,尽量不加入教师个人的主观臆断;四是关注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等方面的状况;五是要尊重幼儿个别化的学习经验,基于幼儿的已有水平提供支持和引导。
  三、提升——显现魔法效应
  通过交流研讨,我们进一步明晰了“学习故事”的内涵与撰写方法。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学习故事的格式、流程以及每一环节的注意点。教师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撰写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学习故事”的“魔法”效应初见成效。
  1.教师的观念悄然变化
  “学习故事”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幼儿是有能力、自信的学习者。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经常会生怕幼儿能力不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生活和游戏中总不经意地为幼儿排除一切可能遇到的障碍,忍不住要去扶一把、推一把,甚至包办代替,这既是对幼儿的不信任,更是剥夺了幼儿自我成长的权利与发展的机会。通过撰写“学习故事”,我们逐步学会了放手与等待,这种放手与等待其实是对幼儿的尊重与信任,是默默的守护与支持。
  2.教师的行为逐渐转化
  理念的转变带动了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化。“学习故事”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积极的行为,就要求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时时刻刻关注幼儿,发现幼儿的自然智慧与能力。教师主动观察的意识增强了,在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养成了相机随身携带的习惯,随时随地捕捉每个幼儿身上的“魔法时刻”。此后,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提供鹰架支持,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其实,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南》的精神是一致的,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我们只有创造机会和条件放手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才能发现发生在幼儿身上的“魔法时刻”,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能”与“不能”,才能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引导。通过撰写“学习故事”,我们对活动中自我角色的定位越来越清晰。
  3.教师的专业能力逐步提升
  “学习故事”需要教师认真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并能用专业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解读,还要思考出下一步的支持策略,这个过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理论及《纲要》《指南》的学习和理解,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了教师的观察、分析、反思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4.教师的工作热情被激发
  “学习故事”中的“魔法时刻”往往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惊喜,是教师对幼儿的肯定与赞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不仅幼儿获得了满足感、成功感,教师在工作中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可以说,“学习故事”在解放幼儿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尝试,我们感受到了“学习故事”的“魔法”效应,越来越多的教师爱上了“学习故事”,我们也将继续深入探究,发现更多的“魔法时刻”,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发挥更大的“魔法”效应,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2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