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网络查资料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领域更是日新月工异。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兴趣引导着手,让其主动快乐的学习,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识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查资料 参与度 益处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那么就只能是多实践,多动手。在学习中注意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有成就感。
  一、利用网络查资料,自主完成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利用网络查资料,查找资料好比“大海捞针”,但只要学会和使用搜索引擎工具如百度,输入关键字能很快的搜索出想要的信息,在学习中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学生在网络教室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操作演示,由于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熟练地在自己的电脑操作,消化吸收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大的范围,如查“北京大学”学生可以通过先查“大学”,看看是什么结果。然后在通过百度查找“北京大学”,看一下两者的区别,学生就会明白‘关键字’有多么的重要,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北京大学”校训、校歌等,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网络查资源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放性和主导性。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能够被充分调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究。学生在课堂的参与过程中既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又能通过与同学讨论、合作探究,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共同进步。
  二、通过自主学习查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度
  在网络教室里教师把学习内容告诉给学生,然后根据各小组成员之间采用合作分工的形式,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相互带动,相互学习,各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协调分工,有的要负责检资料,有的负责排版,有的要文本输入,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即是学生又是教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喜欢的部分,不明白内容在网络上查资料,有所着重,丰富了知识也开拓了视野。人人都参与进来,在兴趣中学习,学生有了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及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就会主动去学,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加的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认为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原因就是学生能全员的参与进来,这跟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的。
  三、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查资料为其它学科服务
  青少年通过上网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是新时代的要求。网络的互动性,将促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向自主自动性学习发展。信息技术做为一门工具性學科的同时也服务于其它学科,使两者有效的结合,打造完美的课堂效果。
  在学习其它的学校时候也会遇到不会的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对生活中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这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网络查资料,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探索知识。比如语文课文中的古诗的作者,那么老师在课上的四十分钟里只能大概的介绍,有的同学感兴趣想了解的更多,那么我们回到家里就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关于人物的历史背景都可以了解。在比如科学课中,里面的学问更是包括了天文、地理、物理等内容非常广阔,我们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自已解决问题,主动思考,了解更多知识。通过查资料了解了课上没有深入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挑战自我,因此,上网要带着明确的任务、课题去查资料,上网是为了解决问题,如能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与准确性。
  四、学生利用网络查资料的益处
  网络在人们的心中如同洪水猛兽,只要合理引导就会给他们带来许多益处。
  1.可以开阔视野。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获取学习资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查阅资料辅助学习。
  3.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网络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教室、获取知识的学校、寻求欢乐的殿堂。我们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健康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免疫力,才能拒绝诱惑,健康上网。
  信息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目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我们小学信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小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内容很感兴趣,教师可以从这个切入点入手,提升课堂教学的欢乐程度。学会查资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灵活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查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与学习中获得优势,从而取得较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超.如何上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2):12-13.
  [2]王钧睿.始于兴趣乐在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7):117—117.
  [3]奚彦.谈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