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简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层教学法指教师基于“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因人而异地分别对其采取不同层次、方式教育的施教方法。本文首先对分层教学法进概念综述和理论简述,再结合人教版本相关数学教材的教学实例,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科学地实践分层教学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教学数学 初中教育 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1.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指以矛盾的特殊性为基本方法论,在一定程度内通过有区分、有差别地安排教育策略,以期使每位同学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让每位同学都能充分获得优质学习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既充分顾全全班学生整体,又不忽视特殊个体的学生,体现出一种对每个学生的都“不抛弃,不放弃”的优良施教态度。根据个性分层优化的原则,在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实施分层教学法,能起到有效调动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目的。[1]
2.分层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联系
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一点通过对比一个班级下数学与其它学科的学生平均分和分数方差也能得以侧面反映。这一现状也因此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水平考验。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全面考虑、兼顾到各层次学生基础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等差异,造成“饿的吃不饱,牙软的吃不动”的尴尬局面,损害教学效果。
而分层教学法恰恰以分层优化、兼顾全体为原则,强调全体参与,在教学实践中采取针对性教学手段。这种方法注重各个不同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实际情况,有助于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学生从厌学转变为爱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不会学转变为会学,形成“补差、促中、稳尖”的良好教学局面,令班级整体的数学学习成效、成绩得到提高。[2]
因此,鉴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以及学生数学成绩、学习态度及动力分化更为显著等现状,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具有充分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教学实践指导价值。[3]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着手点
1.学生情况的分层
经过6-9年的分化,初中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之间往往呈现出显著而较大的差异。数学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之前,首先应对班上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各自情况进行一个摸底大调查,只有形成了对各层次学生足够充分的学习情况认识,分层式教学法才能有一个客观、符实的实施基础。
在完成对各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了解后,数学教师应以为基础构思因材施教策略,尤其应根据各学生各自的优缺点制定针对性教学的目标。例如笔者在一些难度跨度较大的教学章节,对于“优、中、差”三层次的学生,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差异地分层设置学习目标。具体实现手段例如:在作业布置上根据题目难度不同分设“必做”和“选做”的部分,并在次日講解复盘作业时对挑战了“选做”题的同学提出肯定、鼓励,对能把“选做”题答好的优秀同学进一步给与表扬。这样一来,既确保成绩暂不理想的同学不会在难题面前遭受挫败感,伤害其本不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又给了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以发挥自我、挑战自我的足够空间。
此外,也应做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监测和示教策略及时调整工作,例如当班上原先数学成绩较差的一批学生整体取得显著进步之后,授课内容便可适当加深,授课节奏亦可适当加快。总之,既确保不会有同学掉队,同时也兼顾班级整体的前进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不断保持处于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节奏。
2.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遵循“尖子生有拓展、中等生能掌握、后进生可基本了解”的教学目标指导原则,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应督促学生自学该章节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更应重点关注他们的预习状态,防止其到了正式讲授这一章节时缺乏准备,从一开始就掉队。在有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根的定义,并尝试进行求解;有了上述铺垫后,教师可开始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方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不同之处;最后再进入数学方法应用教学环节,即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通过循序渐进、先浅后深的分层学习,学生可以在学完每一阶段、做出相应题目的基础之上不断积累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不断提升学习动力和兴趣。[4]
3.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既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结果的一种跟踪监测,也是对学生学习心态的进行调节利器,在连续的教学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而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分层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的不同情况,有一定差异地制定对学生及其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对少数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好、学习成绩佳的同学,除了肯定和赞扬他们的优良学习成效,还应时不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认识自身尚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升的空间和方向。例如,笔者对于班上数学成绩最顶尖的一批同学,在肯定表扬,保持其兴趣与自信之余,更会着眼于分析并指出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方法缺漏等问题,并鼓励他们学习研究一些更深、更难的内容和题目,而在学习成果上则希望他们不自满于本班,要放眼全年级去比、放眼全市去比,不断永攀更高峰。
相反,对于一些学习成效不甚不理想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他们取得的点滴学习进步和学习态度改善上,对他们的进步报以微笑赞扬,对他们的困难给与理解和引导。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在学习数学上付出努力是能有所回报的,极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上走进一种“学有所得-提升兴趣-进一步学有所得”的良性循环。 总体而言,遵循“对优对易严,对差对难宽”的人性化原则。
同时,这种分层式教学评价显然不仅限于对考试成绩结果的评价,更应贯穿、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里,通过持续影响来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和主动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系统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性和学习效率,进而对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缩小数学成绩分化情况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充分掌握这一教学方法,在学生情况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以及教学评价分层等方面做好研究功课,以取得更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李剑.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8(03).
[2]陈亚萍.如何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J].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7(04).
[3]沈永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07).
[4]李爱芬.有效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