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置入的不同入路结果的对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置入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静脉置管的不同入路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中包括贵要静脉途径和正中静脉途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置管保留时间、导管异位、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贵要组患者操作时间、渗血量均少于正中组,且其保留置导管时间长于正中组(P<0.05);贵要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正中组(P<0.05)。但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选取贵要静脉作为入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置管效率及保留时间,并降低其渗血率,同时,该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几率。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不同入路
  一般来说,临床采用PICC置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首选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目前关于PICC的相关并发症的报道较为多见,但是关于不同置管方式的报道较少,尤其是本研究中选择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报道更为少见,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置管方式,比较两种方法的并发症以及护理综合满意度等情况,为临床选择提供更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科行PICC置管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宫颈及卵巢癌患者,根据患者置管方式不同,选择经过贵要静脉途径和正中静脉途径的患者。选择贵要静脉途径的为贵要组,正中静脉途径的为正中组。
  1.2 方法
  贵要组置管静脉为贵要静脉,正中组置管静脉为正中静脉。置管材料采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管,规格4F,操作方法参照相关操作规则,即使患者手臂与其躯体保持同一平面内,并呈90°角,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点,对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以建立置管无菌区;对导管进行冲洗,并进行静脉穿刺;之后按照套管法要求置入导管;在对导管进行修正后,安装连接器;对导管进行适当抽吸及冲洗,并固定导管;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位置,并对其位置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渗血量、操作时间、保留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率等指标;2)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指导项目:SFZD-2017048
  作者简介:孙波(1978-),女,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肿瘤外科护理管理工作
  况;3)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记录: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满意度,其内容包括操作技术、服务态度、专业知识等方面,满分为100分,分数<60分,记为不满意,分数为60~80分,记为满意,分数>80分,记为非常满意,满意度评分为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贵要组患者操作时间、渗血量均少于正中组,且其保留置导管时间长于正中组(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率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主要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肢体肿胀、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贵要组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正中组的40.00%(P<0.05)。詳见表3。
  2.4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3 讨论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输液作为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措施,即可用作中心静脉压监测,又可为患者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同时能够为患者输入化疗药物及胃肠外营养。该治疗措施在有效降低患者因多次穿刺而产生痛苦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面对输液而产生的压力,另外,有研究表明,该措施能够为抢救赢得时间。对肿瘤患者而言,长期反复的化疗药物应用对其静脉通道造成明显损伤,因此其对PICC技术的需求度较高,通过对肿瘤患者采取PICC置管技术,有效避免了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造成的刺激,同时,该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出现局部外渗及化学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其使用范围得到快速推广。根据入路不同,中心静脉置管可分为颈内、外静脉置管,锁骨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置管及输液港。颈内、外静脉置管,锁骨静脉置管因护理不便,有着诸多弊端,而因输液港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现在并没有在临床普及。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PICC技术已成为临床常规治疗措施,但应注意,穿刺血管的正确评估及选择是PICC置管的关键步骤,目前上肢静脉的选择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为主,而对于贵要静脉直、粗、静脉瓣的选择率较低,该操作中,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为穿刺血管的首要选择,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较高。罗奕等将PICC置管者分为贵要静脉组和头静脉组两纽,结果表明:贵要静脉组的置管成功率较高、留管时间较长[1]。孙文彦等的研究显示,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43%(81/84),93.75%(30/32),91.67%(11/12)[2]。有研究显示,经贵要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静脉,对穿剌后的并发症通过Meta分析,显示经贵要静脉穿刺后,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送管困难等并发病的几率要低于其他入路。
  本研究结果显示,贵要组患者操作时间、渗血量均少于贵要组留,且其保留置导管时间长于贵要组(P<0.05),且贵要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正中组(P<0.05)。也符合上述理论,其结果显示,说贵要静脉能够作为PICC经上肢外周静脉穿刺的首选。而关于穿刺点的选择,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肘部静脉进行观察,认为最佳穿刺点为贵要静脉位于肘窝上方与上肢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腹之间,且另有研究指出,对PICC治疗的患者采取肘上置管,其舒适度显著高于肘部及肘下置管组患者[3]。
  综上所述,对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选取贵要静脉作为入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置管效率及置管保留时间,并降低其渗血率,同时,该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地发生几率,且能够得到患者认可。
  参考文献
  [1] 罗奕.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 置管的对比分析[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01):25-26.
  [2] 孙文彦,王秀荣,宋琦,等.应用PICC置入肘部不同静脉成功率的对比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32):21-31.
  [3] 缪景霞,周瑾,钟奕,等.PICC不同置管部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IB):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