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伤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案及效果观察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创伤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案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内收诊的110例创伤休克患者,根据麻醉处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延迟复苏组(n=58)与常规组(n=52),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①延迟复苏组术中血压及复苏期血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延迟复苏组死亡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休克,延迟复苏,疗效确切,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创伤休克;手术麻醉;效果
  创伤休克,病情严重,多因大血管破裂所致,失血量多,情况危急,一般情况下,急诊室直接送入至手术室,对于此类患者,手术中,麻醉处理尤其注意,相对复杂。延迟复苏,是指出血控制后,再予以容量复苏,是学术界最新提出的新理论【1】。本文笔者为了探讨观察创伤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案及效果,选择11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在将方法及结果报道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内收诊的110例创伤休克患者,根据麻醉處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延迟复苏组(n=58)与常规组(n=52)。延迟复苏组58例患者中包括33例男性和25例女性,最小23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5.91±5.82)岁。常规组52例患者中包括31例男性和21例女性,最小20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4.17±5.07)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基线资料,数据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方法
  麻醉前,迅速检查患者病情,判断休克指数,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并估计失血量多少,与此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方便扩容。(1)延迟复苏组,给予输血、血浆,严格限制晶体液及胶体液量,收缩压控制目标为80-90mmHg,允许性低血压。(2)常规组,输液主要选择晶体液及胶体液,液体量不限制,快速复苏,血压上限不控制。所有病例采取气管插管方式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给予0.1mg/kg咪达唑仑+5ug/kg芬太尼+2mg/kg氯胺酮+2mg/kg阿曲库铵,依次缓慢推注,面罩加压处理,给氧去氮,并进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术中,根据实际情况,静注阿曲库铵与芬太尼,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水平,包括诱导前血压、术中血压和复苏期血压;(2)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死亡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其中,均数加减标准差()和例(n)、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T值和X?值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水平
  数据分析显示,延迟复苏组的术中血压及复苏期血压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死亡情况
  统计显示,延迟复苏组58例患者中3例死亡,死亡率为5.1%(3/58),常规组52例患者中7例死亡,死亡率为13.4%(7/52),组间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4.103,P=0.042)。
  3讨论
  创伤休克,病情严重,属于常见危急重症,其中,抢救的关键在于紧急识别和系统诊治。由于创伤,引起血容量迅速下降,各个重要器官的灌注不足,引起微循环功能障碍,诱发休克症状。对此,创伤休克患者,治疗过程中,尤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尽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对症处理,纠正微循环障碍,恢复各个器官的血液灌注,为麻醉成功及手术顺利提供有效保障【2】。
  创伤休克治疗中,液体治疗是重要措施,是麻醉前的准备环节。对于创伤、大出血等因素引起的低血压休克,大部分临床医师采取积极补充血容量的方式予以处理。但是,有学者研究认为,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前,积极补液可能造成额外出血,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显示,针对失血性休克,出血尚未控制前,早期快速大量液体复苏,反而会加重休克症状,导致死亡率增加。对于严重出血病患,快速且大量液体复苏,血液急剧升高,解除保护性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加重出血【3】。大量补液,稀释凝血因子,也可能导致出血加重。不适当的液体复苏,可能造成机械性破坏,或者移动而形成血凝块。延迟复苏,在出血停止前,给予少量盐液,维持机体所需,出血停止后,再予以容量复苏。创伤休克病人,麻醉管理及选择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是成功治愈的重要步骤【4】。创伤休克病人,出血量多,全身状态差,生命状态欠稳定,一般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慎重选择椎管内麻醉,因为,全麻中,方便术中与术后的呼吸管理,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另外,麻醉药物的选择也需慎重,一般选择对循环呼吸抑制影响小的麻醉药,异丙酚存在明显的循环呼吸抑制作用,尽量不选用。麻醉诱导时,选用氯胺酮、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等药物,不易影响心血管系统,且可稳定冠状循环,心肌耗氧量少,便于术后心脑复苏。对于创伤休克病人,一般急诊入院,发病时,未予以胃肠道准备,全麻诱导时,需注意内容物反流或误吸现象。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脉搏等,间断性给药,配合肌松药或者吸入异氟醚,加深麻醉,达到麻醉效果。
  综上,创伤休克病人,选择合适大麻醉方式,有助于提高生存率,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卫兵,杨小春. 危重创伤休克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2013(21):2491-2492.
  [2]杨志海,陈斌,尤匡掌. 创伤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案及效果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2017(5):1001-1002.
  [3]王福宝. 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救治的麻醉处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16-116,
  [4]李燕萍,卢玉蓉,李晓欣,等. 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用于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37(7):583-5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0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