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胰岛素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空腹血糖数值、餐后2h血糖数值、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值、夜间低血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低,空腹血糖数值、餐后2h血糖数值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效果好,安全可靠,是治疗糖尿病的理想药物之一。
  【关键词】
  二甲双胍;老年社区;糖尿病
  患者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该疾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食量大增、体型消瘦或过于肥胖等。糖尿病的高血糖会导致肾脏、血管或神经受到损害,甚至出现组织功能障碍[1]。糖尿病的病因主要为家族遗传或外界因素,如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或免疫系统异常[2]。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在于调节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使其水平恢复正常,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或进行胰岛素治疗等,但胰岛素治疗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低血糖、水肿等不良反应,且针对老年患者使用该药物非常不方便[3]。因此本文作者对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二甲双胍,35例)和对照组(胰岛素,3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61岁,平均年龄为(66.78±3.24)歲;病程最短为2年,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为(3.78±0.3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为77岁,最小为63岁,平均年龄为(67.55±3.41)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为(3.85±0.41)年。对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组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采用人工合成胰岛素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32020614)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日3餐前25min注射1次,夜间睡前注射1次,10mL/次,共治疗7d。
  1.2.2 研究组 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需每天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04)早中晚用餐前各3次,0.5g/次,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药量,共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空腹血糖数值、餐后2h血糖数值、夜间低血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和对比用药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值。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阶段血糖数值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数值低于对照组,餐后2h的血糖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14.61±3.10)%,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14.67±3.24)%;治疗后,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6.12±0.43)%,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8.87±0.51)%。治疗后,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是针对患者体内的高血糖变化作为衡量治疗手段的标准,老年糖尿病主要通过药物、饮食方面进行治疗,除了规范饮食,还需进行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明显降低血糖的效果。临床上常使用的治疗药物有胰岛素、降糖药等。有研究表明,降糖药在口服之后的吸收速度慢,不能及时降低血糖,而胰岛素需要严格监控用药剂量和滴注速度[4-5]。
  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和对比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从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的空腹血糖数值低于对照组,餐后2h的血糖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甲双胍常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药物,能够增强逆转β细胞功能,抵抗高血糖毒性,从而降低血糖。二甲双胍属于口服降血糖药物,该药物可通过延缓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使得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6]。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主要在于小肠对周围组织糖的利用,通过增加小肠的无氧酵解,从而提高体内空肠对糖的利用率,且该药物通过口服被小肠吸收,随着人体的尿液排除,不会与血浆蛋白结合[7-8]。除此之外还通过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进而促进胰岛素清除血糖。本文中的数据对比显示,治疗后的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综上所述,与人工合成的胰岛素药物相比,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血糖,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靳彤.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4):147-149.
  [2] 倪刚.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安全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6):189-190.
  [3] 刘忠辉.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6):191-192.
  [4] 戚雪波.老年社区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185-186,194.
  [5] 孙琦.二甲双胍在社区老年糖尿病中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183-184.
  [6] 张娟.老年社区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65):12818,12820.
  [7] 魏媛.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01(03):60-61.
  [8] 李瑞芳,张小琴.评价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34):199-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9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