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生物特征与救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CO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气体,由于它的特殊性,CO中毒现象常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疏忽,会增加CO中毒的风险。深入研究CO中毒症状并且及时对患者施救,便可以更好地治疗患者,这将对人类产生医学上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救治;预防;一氧化氮
[中图分类号]R59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3—0134—02
1 一氧化碳生物学特征
一氧化碳是人体中一种必须但微量的气体,由碳、氧元素组成。一氧化碳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略小于空气。海洋为自然界提供了大部分一氧化碳。其中,近海对向自然界提供一氧化碳的贡献较大。
氧是维持生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是因为人体运输氧的主要方式为氧和血红蛋白结合,再由血红蛋白运输至各细胞,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和血紅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左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并结合牢固。但是碳氧血红蛋白不具备携氧能力,所以会造成人体组织内缺氧[1。
在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再结合一氧化碳本身为气体的特殊性,其扩散快、扩散范围广的特点,其中毒反应为急性中毒。因此,从CO中毒方面入手,来了解关于这一方面的各特点,对于防范和治疗将产生某些积极作用。
2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表现的是急性反应和远期反应。一氧化碳中毒一般表现出急性脑缺氧的相关症状和体征。由于大脑需氧量较大,因此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对于大脑的损伤也比较大。
碳氧血红蛋白数量增加,血红蛋白运氧能力大大下降,血液运氧能力被削弱。然而各器官的耐受情况不同,人体各部分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神经最先出现损伤,所以人在遭受一氧化碳中毒时最先出现的中毒表现就是神志不清和意识模糊。
2.1 一氧化碳的毒性毒理
一氧化碳会结合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提供氧气给身体组织。这种情况被称为血缺氧。当浓度高至667ppm可能会导致约50%人体的血红蛋白转换为碳合血红蛋白,将会导致昏迷和死亡。轻度中毒,患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中度中毒,患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重度中毒,患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高于40%。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2.2 一氧化碳中毒表现
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晕、头痛等,直接表现为呕吐、心悸。患者也会看东西视线不清、意识不清、烦躁、走路时姿态歪斜。轻毒中毒的表现与大多数病症表现症状相近,因此判断患者是否为一氧化碳中毒尤为重要。判断时可直接询问患者及其周边人员确定中毒源,必要时可进行血液HBCO测定。
中度中毒表现为脉搏快、步态不稳、面部潮红、同时也会出现神志恍惚或意识障碍,患者有浅至中度昏迷,整个身体出汗、意识不清程度变得严重。在判断患者情况时,可以直接查看患者的黏膜,若患者的黏膜为樱红色,则患者此时为中度中毒,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法。
重度中毒患者出现深度昏迷、休克等状况。患者面部颜色从潮红转成苍白,四肢温度降低,手部摸上去冰凉。重度中毒的现象较为明显,往往处于这种情况的患者已经处在了十分危险的地带,这时患者伴有明显而强烈的抽搐。对光的反应迟缓,不见腹壁反射与提睾反射、腱反射迟缓,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患者将心率变慢、体温上升,此时患者体温可达39°C[2]。
2.3 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
在突然氧供不够的情况下,会出现并发症。在急救中要特别注意对患者的足量氧供。
一般来说,轻度中毒和中度中毒患者在经过远离中毒环境并实施一定的救援过后,轻度中度患者临床表现会逐渐消失;中度重度患者短时间内会伴随一些如轻度中毒症状,但是经过治疗之后,身体机能会慢慢恢复,一般不存在后遗症或是并发症。
但是对于重度中毒的部分患者来说,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之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此类患者前期的康复被证明为假愈。因此,一氧化碳中毒会对人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3 一氧化碳中毒后的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是快速的,在救援时要做到“争分夺秒”。首先判断患者是否还有生命体征,感知患者的动脉脉搏之后再根据情况展开救援。在确定患者一氧化碳中毒之后,为了防止进一步损害,首先将患者带离毒性环境。在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等待医生救援时开展以下急救活动。
依据患者的中毒情况,对患者进行供氧。若毒性环境在室内,切断一氧化碳来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碰家电,以防爆炸。注意在室内不能使用可产生电火花的设备。
对患者开展身体检查,解开患者衣扣并检查患者口鼻处是否有异物,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对于呼吸停止者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注意患者的保暖措施,可在其下肢放置热水袋或用毛毯轻裹,防止在脆弱时受害发生冻伤[3]。
4 生活中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的来源是煤炭或其他含碳物质的不充分燃烧。所以必须特别注意生活中易产生一氧化碳的环境如燃气具和旧式热水器,并在这些地方安装CO烟雾报警器。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日常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氧化碳中毒。煤气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混合气体,人闻到异味时应先打开窗户通风,再捂住口鼻对煤气阀广]进行检查。
在使用煤炭取暖时需特别注意开窗通风,不要留老人或儿童独自取暖,这两类人对周遭事物感觉不敏锐,发生事故后逃生反应慢。此外,使用热水器洗澡时,注意洗澡时间不宜过长(4。 预防CO中毒需要追其根源,对于生活的小细节要特别注意。比如房间、厨房定时通风,使用燃气具后随手关闭煤气阀门。定期检查家用热水器,不使用超期或淘汰的热水器,洗澡时浴室门窗不宜关得过紧等。
5 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的比较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一氧化氮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原理相同,但不同的是,一氧化氮有较强的致敏性。而且一氧化氮对自然环境伤害较大,对水体、土壤、大气均可造成污染。当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之后,会出现晕厥。这是因为宇航员们会产生过多的一氧化氮,它作为血管扩张剂使血压降低,流往头部的血液减少,使人产生晕厥。
一氧化氮在人体中成为信使分子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具有脂溶性,它在快速扩散通过生物膜时不需要中介机制,因此一氧化氮作为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介质是十分便捷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氧化氮若是使用合理,对救治人类也有贡献。一氧化氮对泌尿及生殖系统有很大作用,它作为一种神经元递质,和肽类神经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氧化氮参与了小脑运动体系中的一种机制;一氧化氮对中枢神经系统也产生了作用,这是因为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认为,一氧化氮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作用于相邻的周围神经元使之产生生理效应,这种效应被称为“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一termpotentiation,LTP)”,可诱导学习和记忆。
就心血管系统来说,一氧化氮在其中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来达到调节血管基本张力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调整局部组织血流分布[5]。所以,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尤其是降低肺动脉阻力、改善血氧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而在临床操作中,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典型的例子。新生儿吸入胎粪会导致呼吸衰竭,并且同时引发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能选择性舒张肺血管,对新生儿采取吸入一氧化氮的方式,能很有效地治疗低氧性呼吸衰竭和肺动脉高压。
6 总结
CO中毒是过去中国较为常见的死亡因素,无论是意外死亡还是故意伤害,CO均为常见因素,了解CO对人体组织代谢的影响对理解CO中毒机理十分重要。CO中毒早期发现及时救治有极大几率挽救人员,因此早发现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讲解,进一步完善读者对CO的认识,减少其危害。
参考文献
[1]崔战华,李惠萍,崔光照.一氧化碳中毒机理的再研究及其预防和报警[J].郑州工学院学报,1993(3):115—118.
[2]欒绪全,李海云,禹长兰.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机理及防治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256—257.
[3]叶文静.浅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母婴世界,2016(15):18—18.[4]费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34—235.
[5]连其深.一氧化氮与硝基扩血管药[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5(2):102—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