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背诵方法点滴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背诵,被誉为语文教学的“千古真经”,是学习语文最实在、最有效地策略。背诵也可训练记忆、促进思维的发展,熟读成诵,可记忆终生,受益终生。那么,在学生背诵课文中,却有的记忆快,有的记忆慢,有的却感到相当困难,效率相当低。这是为什么呢?该怎样来指导背诵呢?本文从利用图示、趣味记忆、利用心理学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指导学生背诵。
  关键词:背诵,图示,趣味,探究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家喻户晓的古训。古往今来,有许多名家之所以成名,不少人是得益于幼年时期诗文的大量背诵。巴金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过:“我的创作得益于少年时代私塾老师强迫我死记硬背了两百余篇古文观止。”不只是巴金,鲁迅,冰心,茅盾等无一不在熟读、背诵上下过功夫。读是吸收、是积累;熟能成诵,是最好的吸收、最好的积累。没有足够的吸收和积累,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口头和书面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背诵的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背诵就会成为丰富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一、利用图示,增强学生的记忆
  学生就读背整篇文章会觉得枯燥乏味,可是在文章中利用图示记忆法,通过图形来增加记忆的效果,使文章中的事物具有“形象性强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文章的内容了。例如在《爬上虎的脚》这课中,笔者在教学爬山虎的脚生长过程的阶段时,让学生首先画出爬山虎的脚的示意图,了解爬上虎的脚是一脚一脚的往上爬的,而不是像我们人类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接着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来记住课文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就很容易了。又如《泊船瓜洲》,让学生读完诗句时,让学生看着示意图,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一看示意图基本都能说出诗句的意思。真正理解了诗句,背诵便是很简单了。根据图示,促进学生增强记忆,本人在实践中的三个例子如下:
  例一:“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看着图片这段就很好背诵了。例二:“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利用图片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爬山虎的脚自然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了。例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通过示意图形象的表述出了地理位置,学生们一看图就能说意思了,“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离南京也只隔几座山。”这样前面两句背诵就不难了。
  二、趣味记忆,提高学生兴趣
  当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造成的单调感、疲劳感,依据寓教于乐的原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
  (一)编故事,编歌诀
  除了以上的图示记忆法,还可以教学生趣味记忆法。我们可以教学生把课本的内容编成便于记忆的故事,歌诀等。使文章变得好记易懂。例如在故事《会跳舞的向日葵》中,里面那位小女孩就是不喜欢背书的,可她把文章编成了小曲后,就能很流利的进行背诵了,本人在课后也是这么教育个别不喜欢背书的学生,结果他们的背书情况比之前好多了。背书对他们来说本来是有负担的事也变得轻松而又有趣了,这样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二)“叠罗汉”与“对抗赛”式
  “叠罗汉”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诵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增一句,连续不断,直到背完为止。“对抗赛”式。即给学生规定的时间,比一比谁背得多、背得好;上台表演背,比谁背得有感情;小组赛背,比哪一组背得整齐、动听等等。充满趣味的背诵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不但参与面广泛,还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
  三、利用心理学,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一)系列位置效应
  教学中,本人还利用了心理学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那就是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根据这个效应,本人在每节课的开始时都会抽学生背诵前面学过的课文,而且都是不固定的抽背,有时从前面开始抽背,有时又从中间开始抽背,让学生能巩固好中间部分的课文,克服中间记忆率低的问题。也会从最后开始抽背,如此反复循环,学生们对课文的记忆都已经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了。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是有一个过程的,以一篇课文为例,学生刚刚会背的一遍课文是属于短时记忆的,第二天再去背诵一遍,三天后再去背诵一遍,等到一个星期后再去背诵一遍,最后到一个月后再去背诵一遍,若记住了这篇课文就转化为你的长时记忆了,以后随时都能提取课文的信息进行运用了。本人在班级中就是运用这样的记忆方法去教育学生的,学生的背诵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从中总结出了一句话,并把这句话传授给了学生们,那就是:多次的重复就是成功的表现。这个方法,除了在背诵时用到,在课堂上或课前也可以使用。在课前,铃声一响,或我还没进教室,就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或古诗词,同样根据这个方法,由班长带头,有时会从头开始读,有时会从中间开始读,这样就巩固了中间效率差的内容。在课堂上我在开始与结尾都安排重要的内容,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掌握记忆规律及时复习
  我们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通过遗忘规律可以一目了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因此,学生在记住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巩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还告诉我们记忆的黄金时段在睡前醒后。睡觉前和醒来后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睡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识记忆材料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
  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充分利用睡前醒后的时间进行背诵,可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根据以上遗忘曲线,笔者在本班中教育学生每天的晚上复习当天的内容,每周复习本周的内容。并在课堂中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结合测试、考试复习,看看谁把本周、以前背的内容记得牢,从而不断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以要鼓励学生在说话作文时多多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要形成多运用所背内容的良好氛围,多多表扬那些用得好用得多的学生。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法宝,合理恰当运用最关键,作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背诵,多层次指导,作为学生要仔细认真的研究揣摩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切不能死记硬背。古人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祖國的语言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就让背诵走上科学的轨道,让琅琅书声回荡在校园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