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双端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大学生在学校上课时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让智能手机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可同时在PC和手机上使用的双端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在应用于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非常有助于实现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网络教学平台;智能手机;理实一体化;翻转式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16-02
   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创新型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尤其是创新型技能人才。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近年来也在与时俱进,培养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技能,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便是实践教学,且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大里程碑,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1]。
   一、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摸索与实践的一种新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两张皮现象”,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整体职业能力,同时提升理论与实践学习效果的目的[2]。
   (一)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高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核心,构建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教学环节有机衔接、教学目标拾阶而上的一体化递进模式,实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3]。在构建理实一体化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项目驱动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贯穿其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实施“项目”进行教学活动,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探究的学习氛围[4]。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我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优劣,必须依据实施效果来评判,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存在发展不平衡[5]。以我系单片机实训室为例,仅配备了十台实验操作台和配套的PC机,并没有对应的教师机、投影仪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施,这使大部分实训课程只能一节课在教室上,一节课在实训室上,给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带来很大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接受效果。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当学生出现共性的问题时,教师无法统一讲解演示,在实训室疲于单机指导,浪费了很多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双端网络教学平台介绍
   (一)双端网络教学平台的产生背景
   人们通过电脑进行在线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而且在户外更加难以使用,智能手机作為信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势头已经远远超越了电脑。因此,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最富有活力、用途最为广泛的移动学习终端。大学生作为智能手机的使用群体,在上课时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已成为大学授课教师的一块心病。俗话说,堵不如疏,为了让智能手机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旧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已难以满足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背景下,移动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它充分利用了师生手里的智能手机,使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弥补了学校因硬件设施方面的不足而导致的实践课效果不理想的缺憾。
   (二)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
   该平台可同步实现用户在电脑端和手机端上所有操作数据的整合,用户可同时通过PC端和手机客户端这两种途径登录教学平台。授课教师若想进行课程建设、教学监控、资源共享时,可以通过其提供的教学互动平台、学校管理平台来实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进入各个教师所开设的不同课程的不同班级,参与在线课堂学习,实时获取学习信息,不受地域的限制,还可在线发送学习视频和图片,与教师实现实时沟通,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方便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比如,教学平台的通知功能可以方便地布置学习任务;投屏功能可以把教学课件PPT在任意一台能够联网的电脑上放映;直播和回看功能可让每个人看到详细的视频操作步骤;分组任务功能可在实训课教学时及时收到各组学生提交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格式的任务成果,在线为各组任务进行评分和指导;作业和测验功能可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课程吸收情况……这样的教学平台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进行互动教学,方便、简单、易用,是教学领域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三、双端网络教学平台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中的使用
   该网络教学平台在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作用非常大,并对该教学模式在翻转式课堂的实现上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电脑端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创建课程,然后进入课程门户编辑这门课程的课程封面、课程信息和章节内容。教师可以为本门课建立不同的班级,在电脑端导入班级学生名单;学生也可以在手机应用中输入班级邀请码,或者扫描二维码进入本班。课程的章节内容按照项目任务驱动模式编写,每一个项目中包含的不同的任务都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把PPT上传至每个任务的页面中,也可以插入视频、网页链接、实训指导书的文档,使教学内容的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其他资料,如软件包、芯片资料等也可以上传到本课程的资料当中,为学生的查阅和学习提供便利。笔者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翻转式课堂相结合,利用双端教学平台进行授课的单个任务流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两天在教学平台上给学生发放课前作业,发放相关资料,布置即将进行的实训任务,让学生预习即将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提出疑难问题,写出实训方案。
   (二)理论讲解
   在正式上课时,教师提醒学生登录教学平台手机端,教师利用教学平台的课堂测验功能进行复习提问,学生在手机端提交答案,系统会自动根据教师事先设定好的答案给出分数;再利用平台的投屏功能,在大屏幕上进行投屏,进行新课讲解和答疑,检验大家课前作业的完成度,教师可适当利用平台提供的功能,发起签到、投票、主题讨论、问卷调查等活动,和每个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利用选人、抢答功能和单个学生进行问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根据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对教师的配合度,当场给予加分。很多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在课程中畅所欲言,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看到每个学生的反应,获得更多教学效果的反馈。
   (三)分组实训
   理论讲解完后,教师利用手机端教学平台的分组任务功能,发布实训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实训任务,对实训结果进行图片或者视频记录。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各组实训动态,及时发现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指导,若本次实训中各组遇到了共性的问题,可通过手机端提供的直播方式在平台的班级群中进行演示和讲解,以便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四)给出评价
   实训完毕,学生完善个人实训报告,分组讨论实训收获,每个人发表自己的心得,组内互评各成员对本次任务的贡献值之后,各组贡献最大的学生作为本次代表,在教学平台上以文字、图片及小视频方式提交实训成果、实训心得以及组内互评结果。教师先是根据各组的任务完成效果给出团队分,再根据小组组内成员互评的各人对本次实训任务的贡献值为每个人加分。
   (五)课堂总结
   教师最后对本次课程做出总结,通过教学平台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后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提交,教师在教学平台上批阅并给出成绩,学生实时收到评分。
   笔者以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以往曾经出现的一组学生实训时一个人做,其他人扎堆玩手机的现象也得到了遏制,同时学生对教师在课堂和课后给出的分数也很认可,大家都会为了得到更高的评价而努力。
   四、教学平台的优点与不足
   (一)优点
   1.双端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时间得到有效利用。
   2.可在课前发放课程资料,有助于实现翻转式课堂,且低碳环保,用电子版的资料代替了以往纸质版的资料。
   3.教學平台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无障碍,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解决了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的现象,化弊为利,达到了手机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不足
   1.分组任务评分不能显示在课堂积分上面。起初分组任务经教师评分后,学生的课堂积分不能实现同步加分,在这一点上,经笔者反映,平台及时调整了功能,已经改进了此项功能。
   2.课程积分不能和成绩管理很好地联系起来。这两个部分的成绩需要教师导出分数之后,在线下自己进行分数统计和综合。
   3.平台对学生的使用提醒不够。当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快要结束时,平台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醒。
   纵观国内各教育领域,基于双端网络的教学平台正在蓬勃发展,它的出现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并且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更有利于翻转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以其操作简便、资源丰富、实时性强的优势,在学生和教师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对在教学中使用该教学平台的感悟做出了一些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旨在抛砖引玉,欢迎同样在使用该平台或其他平台的各位教师给出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邹心遥.创新能力导向的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4).
   [2]邹志华.中职农业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以赣州农业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7(9).
   [3]丁钢.高校创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递进模式[J].大学生创业与就业,2017(3).
   [4]夏天,陈珊珊,周敏雄,等.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
   [5]何先应.略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3).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