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情感教育从一节音乐课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可以细致入微的抚慰人的心灵。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想象 创造力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是我一直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如何让德育寓教于乐,润物有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是重中之重。柏拉图说:“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可以细致入微的抚慰人的心灵,它不仅是一种声音的存在,更是道德主体内化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概念的镜像。在教学中怎样巧妙的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真正以生为本,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是我一直不断探索和追求的。
一、音乐育人润物有声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从生理到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个性发展与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校园音乐能为个体提供的德育实践空间,从而更利于个性的培养。孔子认为,音樂能够对人精神上产生影响,所以具有教育作用。他说:“安上治民,真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匈牙利教育学家柯达伊说:“让孩子置身于民族音乐的丛林中,一种对祖国深厚的感情自然就会被培养出来。”在他的思想影响下,匈牙利的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民歌和其他的民族民间音乐,这其中所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单纯的说教要主动和易于接受的多。长期以来,校园德育活动的形式都比较单一:班会、看电影、运动会、艺术节、国旗下讲话。这些活动中,多数同学要么做了观众,要么做了道具,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参与者,然而这些收效也只局限在一个时间段,过了这个活动时间,影响就慢慢消解。校园音乐以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现音乐育人,润物有声的效果。
二、校园音乐寓教于乐
《中学德育大纲》里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校歌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校园音乐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处理成一首首动听的歌,一幅幅美丽的画,让学生在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图画中学习人生道德规范,这样就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无论个人资质如何,音乐对孩子完全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但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华,于是便成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男子寄宿学校名为“池塘畔底辅育院”。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顽皮的儿童,所以这所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用教育家夏丐尊的话说,这是一个没有爱的无水池塘的底部,看不到阳光,不管什么方法逃出不了一个虚空。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制这些学生。这所辅育院像是人性池塘的底部,终年见不到人性的阳光,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改善这种状况,他会在闲时创作一些合唱曲,教学生合唱,最后他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三、以情感体验获得情感共鸣
音乐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学生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使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在情感的基础上,进入角色的意境,也可以通过表演、为作品创编伴奏或通过乐器的演奏,引导学生在音乐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自己亲身体验并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随着目前素质教育的盛行,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情感与学生理智的协调发展,而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感性发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场地。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在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等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四、科学技术为音乐的情感教育插上翅膀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教学中怎样巧妙的融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至关重要。《外婆的澎湖湾》这课利用畅言课件制作时间轴让学生参与其中有较强的亲身感受,并借用交互式教学系统中的翻翻卡功能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具体化,更加直观的感受歌词中描述的美丽景致,感受歌曲内在的情感。法国作家雨果说:“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音乐也是一门科学,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想象歌曲画面,进入词境。例如在《外婆的澎湖湾》这课的教学中,;由校园歌曲《童年》这首歌曲引导学生畅想自己的童年生活,回忆快乐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课上我以照片视频的形式产生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感同身受,更加深刻的感受亲情的可贵、家的温暖。最后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启发学生珍惜当下时光,学会感恩!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没有涂鸦的白色纸张,我愿在他们的心里画上一颗感恩的小种子,静待开花!
参考文献
[1]商友敬.过去的而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2[M].朱衣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网络文章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2058.htm